聆听翻译家们的故事:外教社举办《中国翻译家研究》(三卷本)读者见面会
我国翻译史源远流长,古往今来翻译人才辈出。近年来随着翻译学科的迅速发展,翻译史研究更加深入。8月20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在上海书展期间,举办了《中国翻译家研究》(三卷本)读者见面会。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彭卫国、资深翻译家黄源深教授、本书主编方梦之教授和庄智象教授以及上海地区各大高校翻译教师代表出席。读者们济济一堂,共话翻译,气氛热烈。见面会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孙玉编审主持。
彭卫国副局长首先代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对《中国翻译家研究》(三卷本)的出版表示祝贺,对翻译家们难能可贵的翻译精神表示敬佩,对作者们持之以恒的坚持和努力表示赞许。他表示,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文化事业发展,鼓励出版社推出更多的精品力作。
主编庄智象教授很高兴这套书在书展上与读者朋友们见面。他认为,翻译事业对我国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科学昌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翻译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就没有改革开放如今的成就。他还与大家分享了有关这套书策划、组稿的故事,对本书各位作者和长期支持者们表达感谢。另一位主编方梦之教授对本套书中的翻译家们进行了简要介绍,重点讲述翻译家叶笃庄的生平事迹、翻译思想和译学贡献。
本场活动特别邀请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黄源深教授到场做点评。黄教授认为该书“是对中国翻译的社会价值和历史贡献的又一次发掘,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称得上为一部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翻译研究百科全书”。他总结了这部著作的三个特点:1. 兼具词典与专著两者之长,既可作为词典来查阅,又可视为对翻译家进行深度探讨的研究性著作;2. 突破了传统“翻译家研究”多限于文学翻译的规范,将研究扩大至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翻译的多个领域;3. 编写策略得当,“人有我有、人略我详、人无我有”的编辑方针,很值得赞赏。
《中国翻译家研究》(三卷本)遴选中国历史上各个领域中有代表性的近百位翻译家,述评其生平、翻译活动、翻译思想、著译作品和翻译影响,以个案研究的形式,系统梳理我国传统译学的发展脉络,重塑我国译者群像,补充和丰富我国的译学研究成果。本套书按历史年代分为《历代卷》《民国卷》和《当代卷》,可为译学界和翻译专业师生提供百科全书式的参考,起到填补空白的作用;也可供史学界、文学界研究者借鉴。
《中国翻译家研究》(三卷本)的出版有利于充实我国高校翻译专业课程教育,充实我国学术史和教育史,对于我国的翻译史、出版史和文化史均有重要的意义。本书自出版以来,在学界获得了相当高的评价,反响热烈,《上海翻译》等数家核心学报均多次刊登研究、评析本书的学术文章。此外,本书荣获2018年上海图书奖二等奖,入选2015年度上海文化发展基金资助项目,获得了学界和业界的肯定。
初审 / 编校 / 责任编辑 / 顾忆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