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牛蛙现身安徽匡河水域 专家称系入侵物种
美洲牛蛙
美洲牛蛙
打手电寻“怪”
合肥市匡河水域新八中段,突然出现怪异声音,引起人们好奇。此事经安徽商报报道后,当晚就有几十位居民跑到匡河岸边“探险”,探寻那让人毛骨悚然的“诡音”。昨天,本报记者再次来到匡河现场,发现了一群有“蛙界暴龙”之称的美洲牛蛙,这些怪异的声音很有可能就是它们发出的。合肥市野生动物园副园长江浩称,这群牛蛙是外来入侵物种,会破坏当地生态平衡。
[读者探险]
怪音扰人睡觉不敢开窗
6月1日,本报对“诡音”出没一事进行报道后,当天接到了很多读者的电话,王老太太就是其中一位。
王老太太和老伴住在御龙湾小区紧靠着匡河的一栋。“大概半个月前,我有几次半夜睡得好好的,突然被‘轰轰轰’的声音吵醒了,声音像是从匡河里传来的,很沉闷,声音时大时小,但我和老伴躺在家里床上,都能清晰听到。”
王老太称,不知道是什么发出来的,“晚上睡觉都不敢开窗子,怕被吵醒。”王老太称,她曾跟小区里的其他邻居说过此事,“只有几个人也说听到过这种声音,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事。”王老太说,看了本报报道后,她一下子就想起来,自己听到的声音,跟本报描述的“汽车轧过减速带声音”一模一样。
手电光下白影一闪而过
1日晚20时许,匡河八中段岸边,聚拢了许多慕名而来的探险者—都是看了本报报道后好奇前来探听的市民。记者也赶到了现场,此起彼伏的“诡音”如约响起,让现场的气氛变得怪异肃穆起来。
王老太也来到了匡河岸边,近距离感受半夜让她失眠的“诡音”。漆黑的河面上,除了斑驳的树影,看不见任何事物,怪异的叫声似乎就是从黑洞那头传来的,更是吊足了人们胃口。
王老太返身从家取来一个大手电筒,当有响声传来时,就拿着手电筒对着河西岸照,大多数时候一无所获。不过,大约晚上10时40分,王老太循着怪异叫声再次将手电筒照向河对岸,在手电筒发出的光束里,突然有一个白色的物体,出现在对岸靠岸位置的河面上,似乎是在划水,一下子就从手电筒的光束里消失了。
王老太用手电筒在不明生物出现的地方,左右探照,再也没有发现可疑情况。那个白色物体就这么不见了。
[记者调查]
美洲牛蛙雨后跃入镜头
王老太的手电筒光束里出现的白色物体,到底是什么?和“诡音”有没有关系?为了解开这些疑团,昨天上午,安徽商报记者再次来到匡河岸边探究,为了更好地发现对岸的情况,此次记者特意携带了能数倍变焦的长焦摄像机镜头,期待能捕获到“可疑分子”的踪迹。
当日上午下雨后,怪异“诡音”比平时稀疏了不少。记者从9时许在现场蹲守观察,直至10时30分,一共只听到河对岸一水草处,发出了3次怪叫声。看起来,似乎是下雨天气让这些不明动物安静了不少。10时40分,雨稍微停了一会,记者正准备放弃返回,突然河面上多处同时响起熟悉的叫声。
记者赶紧使用长焦镜头扫视河对岸情况,当镜头扫到一处石头缝隙时,忽然看到一个黄白色的物体在动,定睛一看,是只牛蛙浮在水面上,不过并没有鸣叫。很快,记者在这只牛蛙身边,发现了另外3只牛蛙。跟市场上常见的牛蛙不同,记者镜头里的这些家伙,个头更大,而且通体颜色较浅。这些牛蛙大部分时间都躲在石头缝里不动,偶尔会有一只溜出来划下水又缩回石头缝里。时不时地,这些牛蛙会鼓出大腮帮子鸣叫,每当它们鼓足腮帮子时,熟悉的“轰轰”声,就会响起。
专家揭秘 系入侵物种应立即消灭
记者将现场掌握的情况及音视频资料,发给合肥市野生动物园副园长江浩。江浩称,记者发现的这种牛蛙是一种美洲牛蛙,有“蛙界暴龙”之称,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很可能是从养殖场偷跑出来的或是被人有意放生于此的。
据江浩介绍,美洲牛蛙又称“蛙界暴龙”,这种牛蛙体型较大,是肉食性蛙类,“会吃掉任何能够吃得下去的东西,不管是另一只牛蛙,还是一只鸟或一只蚊子。 ”江浩告诉记者,因为本地蛙体型都较小,很容易成为美洲牛蛙的“盘中餐”。而且牛蛙繁殖能力还很强,“所以美洲牛蛙所经之处,很容易造成本地蛙灭绝,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
江浩告诉记者,我国是上世纪中叶将牛蛙这一品种引进养殖的,多作肉食使用。“这种牛蛙万万不能放生到自然界,一旦发现应立即想办法捕捞消灭,否则,后果就是本地蛙灭绝,生态失衡。 ”江浩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