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罗良成上汽最年轻技师 凭中专学历落户上海
嘉定区安研路201号。上汽集团技术中心试制车间,设备轰鸣声在空旷的上空回响,工件、夹具排列整齐,工程师、技师穿梭忙碌。巨大的红色折弯机旁,19岁的罗良抿紧嘴巴,逐项点检,为加工材料做准备。
年初一、年初二、年初三都要值班,这个“90后”四川小伙并不为难,“我很久以前的愿望,就是能留在上海,找个好工作,这个年过得挺圆满。”小罗话不多,低头笑着。
这位腼腆的中专毕业生,几个月前刚刚在有着“职业技能奥林匹克”之称的世界大赛中,代表中国拿到了车身修理项目一枚响当当的银牌,也因此被上汽集团录用,成了这里最年轻的技师。
国际大赛的一枚银牌
说起学汽修,还真有点歪打正着。出生于1996年的罗良,老家在四川巴中,2003年时跟着打工的父母到了上海。中考时,选择报考上海市杨浦职业技术学校的汽修专业,是罗良自己拿的主意。他说,一方面考虑自己动手能力不错,而且觉得汽车行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好,便决定学一门修理汽车的技术,毕业后容易就业。
没想到,一学就钻进去了。技能大赛每个国家每个项目只能有一位参赛代表,小罗在全国选拔中一路过关斩将,成了“中国代表”。杨浦职校成立了由企业专家、学校专业骨干教师、技术翻译等组成的教练团队,对他进行包括电子测量、板件分离、焊接、板件加工、板件整形等在内的车身修理基本功全面强化训练。“一起训练的人越来越少,压力也越来越大,”小罗坦言,那时每天自己加量练到夜里12时,15秒1个精准焊点,几乎成了条件反射的标准动作。
但谁也没想到,大赛上焊接这一项会让人虚惊一场。原来,一般车身上3000多个焊孔,汽修焊接孔径要求大多是6毫米,大赛上拿到试题要求一看:8毫米。小罗的心紧了一下。焊接不仅关系到手势的精准,更要求对材料导热的预估准确,孔径2毫米之差,技术方案面临全面调整。不过,过硬的基本功,让小罗快速攻克这个难关。比赛间歇,来自瑞士、法国的评委们不约而同向他竖起大拇指。
世界技能大赛,能得牌的都表明其技术水准已在相关领域里达到世界顶级水准。罗良的这枚银牌,含金量挺高,不仅获得了来自国家、上海和公司的36.5万元奖金,市人社局也正特事特办,将破例为只有中专学历的罗良尽快办理落户上海的手续。
人生的第二个梦想
那么多奖金怎么花?这是几乎所有人都会问的问题。小罗说,纳税后实际获得35万元左右,目前还不打算用,想存起来,早点在上海买一套自己的房子。
去年10月13日,小罗的大日子。在这一天里,他正式入职上汽,成了试验认证部试制车间车身股的一名钣金技师,由于上汽自主品牌试制研发的技术要求,以往招收技师学历要求起码大专以上,这次绝对属于“破格”。除此之外,他还拜了特别牛的师傅——上海市首席技师张荣新,这更让人羡慕。
师傅是试验认证部试制工程科系统经理,平时很忙,可是总会抽空到他这边转转,让他有问题随时问,还为他借了不少汽车结构基础方面的专业书,最常挂在嘴边的要求是“三多”:多做,多学,多用工具。
“到了真正的生产中就发现,自己不会的太多了。”小罗说,试制车间中,技师需要将工程师、设计师完成的改制设计,在真车上实现,可他一上来连改制图、设计方案都看不懂,而同事们一看图,就能说出好几套技术方案,还都特别巧妙高效。工作小半年,小伙子越来越有紧迫感。对他来说,过去的成绩已经清零,正咬牙跟着大家一起干。
新年前三天值班,大年夜他回奉贤跟爸爸妈妈一起吃了顿年夜饭,第二天一大清早就来上班。低头看看身上的蓝色工服,小罗心里热乎乎的。听车间里的工程师冯斌说了,过些日子会安排他去焊接、表调等岗位轮一轮,把本事学个全。
汽车行业很多人知道,试制车间,就是把梦想变成现实的地方。在这里,四川小伙子罗良已经立下了他人生的第二个梦想,朴素又宏大:学得更多,干得更好,挣很多钱。
在他宿舍的书桌抽屉里,压在妈妈大年夜时给的大红包下,是第二工业大学机械一体化专业的自考材料,等过了年,小罗就要去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