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卞根琴凭良心做"阿姨奶茶" 终成"网红"
卞根琴这个名字,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但一提她经营的“阿姨奶茶”,江浙一带很多人知道这是“网红”。三十多年了,卞阿姨卖奶茶没离开过霍山路,早已是提篮桥饮食圈里一块响当当的牌子。这几年,拿到了经营执照、卫生许可证,注册了商标,她的生意也得以“黑转正”。顾客提着奶茶走进附近的地铁站,安检人员一见,就像见到老朋友似的说:“格奶茶老好吃额。”长住提篮桥这一带的人都知道,这位今年63岁、头发已花白的老人守着奶茶铺已有大半辈子了。
图说:粉丝为卞阿姨制作的图片。新民晚报海外版供图
生意好:门口排队
卞根琴小时候,她的母亲和奶奶就在霍山公园门口摆摊,卖赤豆藕粉桂花羹和酸辣菜。于是,1992年,当卞根琴面临下岗的时候,家人就提议:不如在家门口用流动车摆个小摊吧。卞阿姨拾起“家传”的老行当:卖绿豆汤、水果羹、血糯米等甜点和饮品。
最早卖的并不是奶茶,而是赤豆藕粉甜羹,1元钱一小杯。想起当初的光景,卞根琴哧哧地笑了,说自己像“高级乞丐”,人来人往都是住在附近熟识的人,“多不好意思”。她的甜羹,别看杯子小,但料足,尤其受附近中小学生的喜爱。
台湾珍珠奶茶走红不久,她赶上了这趟时髦,流动车里多了新的主角——奶茶。从一开始的小杯1元、中杯2元,到后来的3元、5元、7元,再到现如今10元上下一杯,生意越做越好。工作日中午12点多是高峰,周边上班的白领在门口排起长队;周末下午1点到5点,有人特地开着车托家带口地来,就为了买一杯奶茶喝。店里也送外卖,最远的送过黄浦江,一直送到对岸的摆渡口,顺利的话赶上一班摆渡船,去一趟也要一小时。“都是认识很久的顾客了,总归送的。”卞根琴说,等在黄浦江对岸摆渡口的这些顾客,原先就在奶茶店附近上班,后来跳槽去了陆家嘴,趁中午吃饭的空档好不容易溜出来,买上一杯。
“我的生意能有今天,多亏了新老顾客,那些吃我的奶茶长大的,又带来了新的顾客。” “囝囝,叫外婆。爸爸小辰光就在格搭买奶茶了。”市民陈先生带着5岁的儿子来寻访儿时记忆中的奶茶店。也有妈妈把女儿带来对她说,“喏,侬在姆妈肚皮里的辰光,就吃格搭的奶茶来。”
有些人从国外回来,想再尝到小时候的味道,特意来老地方找卞根琴的奶茶铺,一见面就惊喜地说:“阿姨,侬还在格搭啊?”
从霍山路83号门口当“马路游击队”,到对面弄堂口摆摊,再到旁边50米远的北京饭店一楼的门面房,之后搬到如今的霍山路68号,卞根琴基本上在一百米内转悠,没挪过窝。
卞根琴的生意一直主要靠自己操持,起初老母亲也只是搭把手,做做扫尾收拾的活儿。如今,“阿姨奶茶”每天从上午9点半开到晚上8点左右,但卞根琴清晨6点就起来做准备工作了,“不然来不及”。即使生病、开刀,她心心念念的也是奶茶。卞根琴患股骨头坏死,她说这是年轻时进了风寒落下的病。那时妈妈让多穿棉裤,她不肯,觉得干活不方便,而今在店里站久了,从腿酸到腰。难怪两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买了奶茶,还不忘提醒一声:“阿姨,天冷了,少站站啊!”她的甲状腺也开过刀。即便在住院开刀的日子里,她也要电话“遥控”店里的小工。做好手术后才半个月,她就回到店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