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网]上海交大书记为学子上思政课
昨天,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走进思政课堂,和“90后”大学生共同探讨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0分钟课时,可容纳400人的教室座无虚席,听到精彩处学生们情不自禁地鼓掌,听到会意处学生们纷纷点头、踊跃互动。
从两个故事谈人生理想
这堂课从“两个故事”说起——
“35年前,《中国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一封署名潘晓的来信——《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作者信中吐露的彷徨、苦闷和怀疑,一下子击中了数千万青年的心,短短数月,杂志社收到了6万多封来信,形成一场人生价值的大讨论。”姜斯宪说,也许潘晓来信对今天的大学生已无法产生共鸣,然而“人生之路,怎样才能越走越宽”的问题并没有过时。
“1999年9月,BBC组织了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评选的结果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牛顿第三。”姜斯宪从评选入手,追溯了马克思充满理想并为理想奋斗的一生,告诉学生崇高的理想形成于青年时代。他说,想与同学们分享的不仅仅是马克思的警示名言和著作等身,而是学习他知行合一、矢志不移的高尚品质。
姜斯宪与学生一起回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词,期待学生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学生们在学业、情感、求职和日常生活方面多有困惑。姜斯宪给出建议:不要因为远大追求同社会现实有差距就怀疑,而要坚持从我做起践行核心价值观,成为高尚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该怎样看待西方价值观
在全球化、多元化时代,东西方观念的碰撞是思政课无法回避的话题。现场学生纷纷提问,我们倡导的民主、自由和西方的有何不同?普世价值是怎么回事?
对此,姜斯宪分析认为,西方“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价值观念,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曾具有进步意义。但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西方社会的价值理念与现实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同时西方国家向世界各国兜售其价值观念,甚至武断地称,西方文明将成为人类文明的最终范式,这就引发出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我们不反对人类社会越来越多地汇聚共同价值,但要避免人云亦云,要坚持中国发展的自主性,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这堂思想政治课,是上海交大去年推出的“1+4”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学模式改革试点课程的一部分。“1+4”是指“1个多元组合教学团队+多课堂教学”的授课方式。姜斯宪告诉记者,大学教育要“智育”、“德育”齐头并进。“德育”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思想品德,而是包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讲好核心价值观和上好思政课非常重要。
在采访中,学生们对姜斯宪的这堂课评价积极,觉得他结合人生经历娓娓道来,是一种更贴近学生的授课方式。而学校的思政课改革探索,也让学生认识到了课程的价值。一名计算机系学生表示,思政课与专业课不同,“它教会我辩证地、历史地、发展地看待问题,多维度地分析问题,对我的思维能力提高大有帮助。”
来源:解放网 2015.05.20
原文: 上海交大书记为学子上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