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不能替代蔬果 多数人不缺切忌盲目滥补
据《劳动报》报道,城市中越来越快得生活节奏,让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况。这时,各种维生素不知不觉间成了不少都市人的“保健伴侣”。
有人认为补充维生素与吃水果蔬菜作用一样;有人觉得补充维生素可以防病、治病,坚持每天服用对身体有益。但是在专家眼里,维生素有些被滥补了。
七成受访者跟着感觉补充维生素
近几年,维生素补充剂走进了很多人的家里,无论老人、孩子,还是都市白领,都会选择。
在药店里,品种繁多的维生素补充剂都被放在柜台显眼位置。从店员的介绍中,得知维生素补充剂的诸多“优势”:受众广,健康人也可以长期吃;老人适量补充复合维生素,预防疾病的同时可提高身体免疫力;女性可以买具有美容功效的维生素E;孩子们就选复合维生素。正选购维生素补充剂的张女士说,家里人现在都在吃,孩子偏食所以给他买复合维生素,老公平时工作很忙,就让他坚持吃复合营养素,自己则买些有美容效果的维生素胶囊。生活中,像张女士这样的人群不是少数。近期一项调查发现,超过七成受访者会在“正常饮食之外额外补充维生素”;但是六成人并不知道“维生素过量的副作用”。
调查还发现,70%的人并不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维生素,而是“觉得自己缺,就补了”,或是“受到广告影响”和“跟随大家一起补”。
一般人群不存在缺乏维生素情况
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长期缺乏某种维生素,就会引起生理机能障碍而发生某种疾病。
对于国人热衷补充维生素的现状,专家表示,从目前我国经济和生活水平来看,一般人群并不存在缺乏维生素的情况。维生素补充剂是有适用人群的,对成人而言,只有当体内缺乏某种维生素时才需要酌量补充,切忌盲目。
除已被确诊为维生素缺乏的人外,还有3类人群需要补充营养素:一是摄入量少的,如偏食或减肥人群;二是需要量大的人群,如孕妇、青春期少年;三是消化吸收差的人群,如老人、胃肠道疾病患者和特殊疾病群体。
营养专家提醒,长期膳食不规律、不能保证一日三餐者;常处于特殊工作状态:如常坐电脑前、神经高度紧张、频繁坐飞机的人;常年在高温、寒冷环境中工作的人;有抽烟、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也可考虑适当补充。
维生素片不能替代蔬果等天然食品
虽然大多数人并不缺乏维生素,但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因工作忙碌,偏食、挑食,甚至有些人生活中有点小毛病,都会选择服用维生素,将它当成了“治病良药”。
对此,营养学家表示,维生素要科学补充,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所有营养素过量都会对人体有害,不能因为维生素必不可少就刻意添加滥用。就像“水桶效应”,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如果刻意大量补充维生素E成为“长板”,其他维生素摄入少则成为“短板”,短板便成为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专家说,维生素过量会出现厌食、乏力、恶心、嗜睡、肌肉疼痛等症状,它们不具有特异性,因而易被人们忽略。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在医生、营养师的指导下,先了解自己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
补充维生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既不能把它一竿子打死,也不能盲目地作为延年益寿的保养良方。维生素的利弊取决于个人身体状态,应该提倡自然饮食。
其实,各种食物中都含有充足的维生素,如果能按照“膳食宝塔”正常饮食,一般不需要额外服用维生素制剂的。另外,维生素片并不能代替富含维生素的天然食品,很多人体所需其他营养物质还是需要从蔬果中摄入。
专家介绍,《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中对常见维生素的摄入量做过说明。以维生素A为例,正常成年男性、女性的每天推荐量分别是800、700微克;维生素C的成人每天推荐量为100毫克;维生素D的成人每天推荐量是10—15微克。只要保证每天能做到大约喝半斤牛奶,吃1个鸡蛋、二两肉类、3两豆类,便能满足每天维生素A、D、E的需求;每天吃够半斤水果、1斤半蔬菜,就可以满足每天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需求。
知识链接部分维生素缺乏症表现维生素A与视觉有关,并能维持粘膜正常功能,调节皮肤状态。缺乏症:夜盲症、眼球干燥、皮肤干燥、痕痒、青春痘、掉头发、失眠等。
维生素B2维持眼睛视力,防止白内瘴,维持口腔及消化道粘膜的健康。缺乏症:溃疡、眼睛易疲劳、白内障等。
维生素B9(叶酸)制造红血球及白血球,增强免疫能力。缺乏症:消化不良、头发变白、记忆力衰退、贫血、厌食、胆固醇过高、血糖高等。
维生素C降低胆固醇,加强身体免疫力,防止坏血病。缺乏症:牙龈出血脱落、伤口愈合缓慢、关节痛、情绪低落等。
维生素D协助钙离子运输,有助小孩牙齿及骨骼发育,防止骨质疏松。缺乏症:软骨病、食欲不振、口腔灼热、近视等。
维生素E抗氧化剂,有助防癌。缺乏症:红血球受破坏、肌肉萎缩、月经不调、秃头、肠胃吸收不佳等。
维生素H有防止白发和脱发,保持皮肤健康的作用。缺乏症:白发、脱发、皮肤干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