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薄弱村抱回“生金蛋的鸡”

16.01.2015  10:31

每个村将新增1000万元经营性资产,每年可获稳定收益

本报讯(记者 黄勇娣 通讯员 宝福民)最近,在金山最大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金石湾”里,漂亮的13号楼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装修,过不了多久,“金山区危险化学品流动流向监控平台”就将在其中正式投入运营。但鲜为人知的是,园区中的11号楼和13号楼,已被山阳镇6个经济薄弱村集体买下,购置费用超过6200万元,今后每年有望为每个村带来不低于6%的稳定回报。

经济薄弱村哪来的钱购买这些优质资产?据了解,在新一轮农村综合帮扶中,上海市、区、镇三级政府和各大型企业集团均落实帮扶资金,准备在5年内为全市数百个经济薄弱村量身打造“造血”项目,力争让每个薄弱村都能抱回一只“会生金蛋的鸡”,即新增1000万元经营性资产,每年获得稳定收益。截至2014年底,首批10多个“造血”项目已重点在金山、奉贤、崇明落地开花,全市各帮扶单位的当年资金到位率也达到了100%。

几天前,山阳镇卫东村党总支书记戚同其来到“金石湾”,和镇里相关领导一起商讨13号楼的装修细节。他坦言,作为一个“城中村”,卫东村没有土地和厂房,也就没有经营性收入,每年只靠几十万元的财政转移支付,是个典型的“经济薄弱村”;但如今,在各级政府和大集团的帮助下,村里一下子多了1000万元集体资产,和其他5个村一起在“金石湾”里拥有了两栋商务楼,每年都将有一笔稳定的租金收入,这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

这些资产,并不能一买了之,还要考虑后续经营和管理。”山阳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为经济薄弱村设计“造血”项目的过程中,镇里广泛考察了商铺、商务楼、厂房等各类物业,除了要求资产的投资风险可控,有较好的前景和回报,还要求有专业运营团队。最终,在好几处备选项目中,大家选择了在“金石湾”投资商务楼,由金石湾功能区管委会负责招商引资和投资管理。

眼下,在金山朱泾工业区中心位置,一块30亩的闲置土地上即将兴建4栋楼,建成后将被用来作为整个园区的配套项目,具有办公、餐饮、宾馆、休闲等功能。这是朱泾镇为全镇10个经济薄弱村打造的“造血”项目,预计将于今年5月启建,总投资在1亿元左右,由各单位提供的帮扶资金组成。而金山工业区有一栋79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已由一家生物医药公司包租20年,年回报率保底在6%,第6年开始每年还将在原来基础上调高12%。目前,金山区陆续有10个“造血”项目落地或正在申报中,覆盖全区9个镇和1个工业区的83个经济薄弱村。

设计“造血”项目,市郊各区县因地制宜。比如,金山区是在镇级层面组建薄弱村共同发展平台,让每个镇的若干个经济薄弱村“抱成团”,形成一个或两个“造血”项目,有利于调动各镇积极性并整合资源。奉贤区则发起设立全区经济薄弱村共有共育共享发展平台,将全区100个经济相对薄弱村组建成一个百村公司,建立百村创业园,吸引一批高科技公司入驻创业,每个薄弱村每年可获得30万元分红。崇明县则统筹全县资源,分片确定帮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