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三次经济普查看嘉定区服务业发展现状

07.07.2015  18:50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十二五”期间,嘉定区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转型发展、驱动创新的背景下,嘉定区服务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本文以嘉定区第三次经济普查资料为主要依据,结合嘉定区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简要分析新常态下嘉定服务业[1]发展的情况与特点、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仅供参考。

一、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单位基本情况

根据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13年,嘉定区服务业共有5868家单位,其中法人单位5242家,产业活动单位626家,法人单位数比2008年增长52.6%,年均增长8.8%。法人单位中,企业法人单位有4108家,非企业法人单位1134家。2013年末,全区共有服务业个体户6284户。

(二)从业人数
      2013年,全区法人单位从业人数共13.7万人,其中女性5.3万人,从业人数较2008年增长46.4%,从业人数年均增长7.9%。其中,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数9.7万人,非企业法人单位4万人。2013年末,全区个体户从业人数为1.7万人。

图1  服务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情况

(三)经济效益

2013年,全区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539.9亿元,较二经普时候增长77.1%,年均增长速度为12.1%;实现营业收入466.6亿元,较二经普增长126.6%,年均增长17.8%;实现营业利润23.5亿元,比二经普增长25.7亿元。全区服务业非企业法人单位支出166.5亿元,较二经普时候增长99.2%,年均增长速度为14.8%;年末资产285.3亿元,较二经普时候增长48.2%,年均增长速度为8.2%。

图2  服务业经济效益情况

二、服务业发展特点

(一)传统行业稳健发展,新兴行业迎头追赶

从行业分区情况看,我区服务业传统优势行业发展良好,取得较快增长。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法人单位数共1340家,实现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分别为155.2亿元和3.9亿元,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占比分别为33.3%和16.6%,营业收入较2008年提高13.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30.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法人单位749家,实现营业收入146.7亿元,营业利润1.0亿元,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分别占比31.4%和4.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法人单位共有353家,实现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分别为58.4亿元和7.7亿元,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占比分别为12.5%和32.7%,其中营业利润据各行业首位,比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分别高出16.2和28.3个百分点。

近年来,嘉定区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在龙头企业带领下,迎来发展新机遇。2013年,全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法人单位共222家,实现营业收入42.7亿元,营业收入占比为9.15%,营业利润为4.1亿元,营业利润占比17.4%,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分别较2008年增长了8.6倍和25.3倍,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57.2%和92.3%,成为嘉定区服务业发展的亮点。

表1 服务业行业分布情况

(二)私营企业数量多,外资企业规模大

私营企业因其灵活多变、周转高效等优点,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2013年,全区共有私营企业3182家,共实现营业收入173.8亿元,占全部服务业收入比重37.2%,年均增长22.8%,私营企业已经成为服务业发展的主力军;有限责任公司共520家,实现营业收入117.8亿元,收入占比25.2%,年均增长41.3%。

从户均产出来看,港澳台商和外商企业显然更具优势。2013年,全区服务业户均产出为890.1万元,其中港澳台商户均产出为6973.5万元,外商户均产出为13887.3万元,均远高于全区服务业平均水平;私营企业户均产出为546.1万元,低于全区服务业平均水平。

表2  按经济类型分服务业主要指标

(三)生产性服务业[2]成服务业主导产业

制造业是嘉定区的传统优势产业,嘉定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天然优势。依托产业链带动,我区生产性服务业近年来取得良好发展态势。2013年,全区生产性服务业法人单位数2746家,占比52.4%;年末从业人数共68281人,占比49.8%;实现营业收入396.6亿元,占比85.0%;资产总计达1059.0亿元;占比68.8%。其中,租赁和生产性商务服务发展情况较其他生产性行业良好,共有法人单位1021家,占生产性服务业比重37.2%;年末从业人数共17611人,占生产性服务业比重25.8%;实现营业收入136.7亿元,占生产性服务业比重34.5%;资产总计达738.4亿元,占生产性服务业比重69.7%

表3  生产性服务业分布情况

(四)高技术服务业[3]发展前景广阔

高技术服务业是采用高技术手段为社会提供服务活动的集合,包括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等9大类。嘉定区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既是“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也是转型发展、驱动升级的必由之路。2013年,全区高技术服务业法人单位543家,占比10.4%,期末从业人数20860人,占比15.2%,实现营业收入105.5亿元,占比22.6%。其中,信息服务在我区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处优势地位。2013年末,其法人单位数223家,占全部高技术服务业法人单位数比重达41.1%,实现营业收入43.4亿元,占全部高技术服务业收入比41.1%。

表4  高技术服务业分布情况

(五)文化及相关产业[4]传承中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将日益增多。依托嘉定区丰厚文化资源,发展文化及相关服务业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根据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13年嘉定区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数814家,占比15.5%,期末从业人数12013人,占比8.8%,实现营业收入65.9亿元,占比14.1%。其中,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法人单位405家,占全部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数比重近一半,达49.8%,实现营业收入43.5亿元,占全部文化及相关产业收入比重66%。

表5  文化及相关产业分布情况

(六)健康服务业[5]发展备受关注

健康服务业,是指以维护和促进人类身心健康为目标的各种服务活动,主要包括医疗卫生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健康保险和保障服务以及其他与健康相关的服务。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建设健康服务业产业新高地,有利于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我区健康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2013年,全区健康服务业法人单位251家,占比4.8%,期末从业人数9088人,占比6.6%,实现营业收入5.8亿元,占比1.2%。

表6  健康服务业分布情况

三、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服务业规模普遍偏小,大型[6]龙头企业数量少
      三经普数据显示,2013年全区服务业法人单位中,大型单位共21家,占比仅为0.4%,中型单位有81家,占比1.5%,小型企业共有1035家,占比19.7%,微型单位共有4105家,占比78.3%。可以看出,我区服务业企业整体规模偏小,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对行业的支撑,未来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图3  按规模分服务业法人单位

2.服务业地域分布不均衡

我区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产业链的依赖程度较高,按地区分布来看,情况尤为明显。从全区情况来看,安亭镇、南翔镇、嘉定工业区、嘉定新城(马陆镇)、江桥镇依托产业优势,服务业发展情况好于其他地区。其中,安亭镇服务业法人单位数883个,占比16.8%,实现营业收入132.3亿元,占比28.3%;南翔镇服务业法人单位数523个,占比10.0%,实现营业收入97.5亿元,占比20.9%;嘉定工业区服务业法人单位数461个,占比8.8%,实现营业收入73.9亿元,占比15.8%;嘉定新城(马陆镇)服务业法人单位数702个,占比13.4%,实现营业收入56.1亿元,占比12.0%;江桥镇服务业法人单位数728个,占比13.9%,实现营业收入39.8亿元,占比8.5%。而中心城区以及其他街镇,服务业发展整体偏弱。

表7  服务业地区分布情况

四、建议

(一)突出重点

服务业涉及行业、企业众多,因而在服务业发展方面应突出重点,避免面面俱到。一是立足嘉定产业特色、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二是突出重点行业、新兴行业、重点园区的发展。深度挖掘制造业、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资源,重点发展新兴服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总部经济、金融服务、商业商贸、健康医疗等产业。围绕嘉定四大功能区建设,构筑“一核引领、两带贯穿、四片融合、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三是加快培育具有行业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效应带动行业企业的共同发展。

(二)做好服务

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产业项目审批流程,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为企业发展创造便利化环境。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内部公共交通体系,破解交通瓶颈,提升各项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三是加快公共服务业发展,积极引进品牌和特色项目,提升业态辐射力,逐步形成以职业教育、特色培训、医疗保健、体育休闲为主的公共服务业体系,形成配套完善的宜居环境。

(三)集聚人才

一是进一步完善服务业人才引进、激励等政策,加大服务业紧缺人才引进力度,引导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领域的高层次服务业人才向嘉定集聚。二是夯实人才基础,注重服务业人才梯队建设,调整和优化服务业人才结构,并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培训机构、社会力量的作用,积极开展服务业各领域相关职业的培训,为服务业发展不断输送新鲜血液。三是为人才营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在户籍、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便利,加大医疗、教育等领域投入力度,满足各籍人士的医疗保健需求和子女入学教育需求,同时也应当积极探索适合新兴服务业各类人才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

[1]本文分析的服务业行业范围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等国民经济行业。本文分析的服务业单位为嘉定区在地单位,不包括注册型单位。

[2]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以《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国统字〔2012〕108号)中规定的“第三产业(服务业)”为范围界限,从中选取主要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投入的服务业,即主要面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生产经营者的服务业。包括研发技术与设计服务、物流服务、生产性金融服务、节能环保服务、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服务、租赁和生产性商务服务、企业人力资源服务、产品批发与贸易代理服务、生产性辅助服务、其他生产性服务等十个类别。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为基础,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生产性服务业特征有关活动的再分类。

[3]高技术服务业是采用高技术手段为社会提供服务活动的集合,包括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的高技术服务、研发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和其他高技术服务等9大类。高技术服务业分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58号)为指导,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为基础,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高技术服务业范畴相关活动的再分类。

[4]文化及相关产业,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包括:1.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2.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必需的辅助生产活动;3.作为文化产品实物载体或制作(使用、传播、展示)工具的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4.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需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为基础,根据文化及相关单位生产活动的特点,将行业分类中相关的类别重新组合,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派生分类。

[5]健康服务业,指以维护和促进人类身心健康为目标的各种服务活动,主要包括医疗卫生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健康保险和保障服务以及其他与健康相关的服务。 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为基础,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健康服务业范畴相关活动的再分类。

[6]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是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结合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按照行业门类、大类、中类和组合类别,依据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或替代指标,将我国的企业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四种类型。具体划分标准见附表。

附表:统计上服务业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