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高龄”国妇婴旧址经修缮露出雕花木梁 将成社区医院
许多人并不知道,位于徐家汇、由宋庆龄创办的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其实最早位于普陀区长寿路170号,旧址保存至今。这栋老房子建于1927年,经过几度历史变迁后,将在今年第二季度重新开放,担负起长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新职责。
老建筑新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事先需经过复杂专业的保护性修缮,还要兼顾医院服务病患的实用功能。两年多的大修中,不断有新发现,天花板和墙壁之后尘封已久的雕花木梁、宝瓶栏杆重见天日,早已改了结构的天井也被重新打开……
民国第一个中国妇孺救济会医院
在长寿路沿街的一众高楼大厦之间,170号沿街的这栋老建筑显得独具一格。这是一栋有故事的老房子,属于普陀区文物保护单位——普陀人都知道,这里是区妇婴保健院。院内共有4栋建筑,其中建于1927年的1号楼是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旧址。
根据现有的历史档案记载,这栋楼原是米商兼建筑商潘源泰的宅邸,之后,成为民国时期第一个专以救济妇孺为目的的全国性慈善救济组织——中国妇孺救济会医院,新中国成立之初曾为孤儿院。
1951年,宋庆龄荣获“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并将10万卢布全部捐赠给中国福利会,筹建妇幼保健院。1952年,中国福利会以胶州路妇幼保健站和沪西女工保健站为基础,在长寿路170号正式成立了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后于1956年迁至徐汇区,并在原址组建成立普陀区产院,1961年更名为普陀区妇婴保健院。
直到2014年10月,普妇婴迁至长风新址,长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棒,入驻这里。
各路专家学者共同制定修缮标准
老建筑每一次新用,都要历经复杂的保护性修缮。据普陀区文管办负责人介绍,近90年的历史中,老楼已不知经历过多少次改建和粉刷,最远可追溯到的建筑资料只有十几张绘制于上世纪50年代的图纸,与眼下的结构形态已经相差甚远。
想要修复历史原貌,到底该怎么做?又以什么年代的面貌去修复?这幢楼的产权所有者普陀区卫计委,根据文物保护的相关要求,邀请了全市文保、建筑、方志等各界专家学者前来进行会诊研讨,请有文物修缮设计资质的公司设计修缮方案。在方案设计中,运用3D扫描建模的技术,并参考历史资料,在电脑上重新复原老宅原有的基本结构。数易其稿后,最终以1952年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建院时期的历史原貌为修缮标准,既再现历史风华,又秉承了宋庆龄的办院方针,该方案得到了区文物主管部门普陀区文化局的批准。
2015年10月,修缮工程正式开工,由上海在文物保护工程方面极富经验资质的华东建筑设计院、上海建工五建担任设计、施工,于今年1月完工。几十年来,老建筑里早已超出其原有负荷,已非原样,所以在工程中,除了对砖基础、混凝土梁、楼板、砖柱、砖墙、木柱、木梁、木楼梯等各方面进行加固处理外,更让文物建筑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复原,重现“芳华”。
外墙贴保鲜膜恢复最初面貌
如今,这栋建筑的外墙从外观上看已与数年前有了明显变化。之前,外墙经过多次粉刷,修缮前是粉色的,门楣、山花、窗台等处刷白色。但秉着修旧如旧,还原历史原貌的原则,在这次修缮中,让原本的水刷石外墙重见天日。
据介绍,修缮队伍先是采集了墙面样本送至同济大学历史建筑保护中心,相应配制了专门的脱漆剂涂在墙面上,并用保鲜膜将整个建筑外墙包裹,促进试剂与墙面的乳胶漆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揭下保鲜膜,使用高压水枪冲洗,最终才露出了底下的水刷石墙面。
但是经过数十年自然界的风化和人为的改造,墙体表层破坏已经相当严重,为此上海五建的修缮队按照检测数据,配比了深灰、浅灰、黑等6种石子,调入灰浆,重新刷在墙面缺损处,做到“修旧如旧”的效果,现在如果不仔细看,几乎难以分辨出修补的痕迹。
重新打开天井兼顾文保与实用
这是一幢三合院式的建筑,形似上海人熟悉的石库门住宅,可以辨认出它具备主楼、东厢房和西厢房等结构,但入口本该是天井的位置却成了大厅。
这是营造者故意为之?还是后来改造所为?随着修缮的深入,这个谜底被一点点揭开。
在修缮过程中,工人敲开了入口大厅的石膏天花板,发现后面是一层透光板,再揭开,上部还有铁质吊顶,吊顶上又覆盖透光板。据结构工程师和文物保护专家分析,这些都是后来一次次加盖的,潘氏宅邸建成时的确曾有过天井,并且与东西厢房、正面客堂间隔开,完全是传统石库门格局,后来或许为了扩大室内面积而将天井覆盖。
问题又来了:现在到底是重新打开天井,还是继续保留室内大厅?修缮团队努力在恢复原貌和兼顾实用性上达到平衡:拆除铁质旧吊顶,重新搭建钢结构顶棚并镶嵌玻璃,形成一间“阳光房”,保持使用面积的同时,还能防雨保温。而为了恢复历史风貌,之前安装在大厅内的升降电梯,也迁移至与1号楼相接的2号楼。
意外发现尘封已久的雕花木梁
还有一个重要发现:这栋建筑有着西式的外墙装饰,但里面还藏着“中国心”。在修缮中,工人在一楼天花板内还意外发现了尘封已久的雕花木梁,其中四根横梁贯通了一楼三开间,形成了传统江南建筑的厅堂样式,梁上以深雕、浮雕、圆雕技艺描绘出文人聚会、武将行军、殿宇亭台、牡丹卷草、祥云蝙蝠等装饰,且木雕基本保存完好,部分有破损缺失的雕花也由专业人士在电脑上进行重新绘制,并用激光雕刻后补缺,清洁后重新上漆,现已光亮如初。
但木雕容易积灰且不易清扫,作为医院必须考虑到自身功能性和国家制订的消毒卫生标准,所以在修缮之后,仅露出中开间的雕花木梁,形成一条展示历史底蕴的走廊,而左右开间的木梁因位于诊室上方,在修缮后仍封闭在天花板内。
依样重新制作已损毁的宝瓶栏杆
如今亦旧亦新的建筑里,拾级踏过加装钢结构支撑、有着雕花的精致木楼梯。进入二层,这里现打造成了简洁的中式风格,室外有回廊,可俯瞰一楼天井、眺望长寿路街景,回廊边有90根造型精巧的水磨石宝瓶状栏杆。但你很难发现,这些栏杆中只有42根是历史原物,另有48根是大修中重新打磨的。这些东西看着不起眼,却是本次工程中,与水刷石外立面并列的两大修缮核心。
据介绍,二层东中西三面内侧回廊之前一直被砌成砖墙封闭,直至本次工程中敲开墙面后才发现这批栏杆,但在早期的大改造中,半数宝瓶栏杆被人为破坏,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及缺失。
为此,修缮队伍特地聘请了专业的工匠师傅,以现存的栏杆为母本,制作模具;对栏杆水磨石的颜色制作多个小样,调整颜色配比及石子大小,确保颜色能与现存栏杆更相近;再用水磨石拼色剂对新做的栏杆进行做旧处理,最终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而栏杆从制作到打磨都由工匠师傅全手工完成,一根就要花将近一周的时间。
而三层阁楼也在此次修缮中经历了重新构建,早先的逼仄格局被打破重建。施工人员在工程中发现,这里的旧隔墙竟是用泥土混杂稻草砌成的,可能还是建国初期经济拮据的产物。
今后患者将在此获得最大便利
院方还充分考虑病人看病的便利性。由于1号楼电梯位置的移动,可能造成患者上下楼的不便,因此院方设置就诊人员在一楼大厅挂号、候诊,而就诊、取药等同样可以在1号楼一楼完成。
宽敞的大厅内将设置自助挂号和签约居民综合服务中心。另外,院内还将实现微信、支付宝移动扫码支付功能,就诊人员不必缴纳现金,结算速度较快,有助于提高门诊收费工作效率,缩短排队缴费时间,改善就医体验。
1号楼中式风格的二层将作为医院特有的中医综合服务区,两边设治疗区,提供针灸、推拿等治疗;中间区域提供中医健康教育、医疗和体验服务,并设置草药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就医体验。而空间面积较小的三楼,则是医院工作人员的办公区和休息区。
今年第二季度,社区医院就将从长寿路505弄3号的老院搬迁至此,并在这里配备120名医护人员,4号楼住院部将安排有80张床位,数量比老院多出30张。
早在1927年宅邸建成之初,潘老板或许并不会想到他的私宅日后会成为一处公共建筑,每天有成百上千人次进出,并将延续百年……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