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线"神话"还能延续吗 衔接好"最后一公里"
原标题:衔接好“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轨交综合效应一号线“神话”还能延续吗——透视全面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的闵行交通(下)
最新讯息显示,随着8号线延伸、5号线延伸、12号和15号线建设,闵行区内将有8条轨道交通经过,总计48个站点、总长度将达74公里。
上世纪90年代,闵行区自筹部分资金,使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成功由锦江乐园延伸至莘庄。莘庄,这个地处外环以外的偏远区域,一下子拉近了与中心城的距离。此后,大批中心城区居民选择在闵行安家,闵行房地产业迅猛发展。
如今,当年的莘庄,早已成为繁华的城市功能拓展区,轨道交通也已在闵行遍地开花。
当城乡界限越来越模糊,人们关心:当年的1号线“神话”还能在闵行延续吗?
挖掘新的轨道交通红利
闵行区引入上海第一条轨道交通时,曾经引发巨大争议。
反对者的主要理由是:轨道交通投资巨大,就算在上海市区,也只经过几个经济发达区。闵行作为一个郊区,有必要大动干戈,建什么轨道交通吗?!
时间证明:闵行区这个曾经大大“超前”的决策,大获成功。因为有了轨道交通,闵行经济发展在上海市郊区县中始终遥遥领先;因为有了轨道交通,闵行区的城市化进程也一路向前。
时过境迁,如今轨道交通已不是什么新鲜概念,但闵行区对轨道交通的渴求,非但没有削弱,反而愈发强烈。
轨道交通12号线选址过程中,有关部门苦于上海土地资源稀缺,觅不到合适的地块用于停放车辆。闵行区闻悉,主动拿出七宝与松江交界地区的一幅土地,用于新建12号线的停车场。在闵行区领导看来,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有舍才有得。
对于土地资源稀缺的特大型城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公交优先”是不二的交通战略。闵行区认为,城郊也必须提前布局“公交优先”战略,而轨道交通,无疑将是首选的公共交通工具。
轨道交通8号线的建设,使位于浦东的浦江镇变得不再“遥远”。今年内,8号线三期工程将开工,从沈杜公路站引出,新增6个站点,为沿线大型居住区居民服务。
15号线计划在闵行区界内设10座车站及1个车辆段,包括姚虹路站、吴中路站、朱梅路站等,并止于城市西南部的紫竹高新区站,未来虹桥枢纽、紫竹高科技园区等沿线企业、居民将大为受益。
串起莘庄与虹桥枢纽的原规划17号线在按计划推进。5号线延伸段也已启动,将在奉贤区和中心城区间架设起一条快速客运通道,使奉贤区融入上海1小时交通圈内。
有观点认为,目前规划中途经闵行的轨道交通主要呈线形分布,如果未来能在闵行区内呈环状运营,那轨道交通的综合效应就能得到更好发挥。
公交配套“大交通”无缝衔接
统计数据显示,自2000年至2015年,闵行区人口由121万增长至253万。城市人口的不断导入,给交通带来新负荷。特别是随着马桥镇、浦江镇等一些大居的建成投入使用,市民的出行需求不断提升。
然而,郊区以及城郊接合区域,轨道交通的密度无法企及中心城区。如果不能及时为居民提供从轨道交通到家门口的“最后一公里”服务,势必滋生黑车、黑摩的,为城市安全和城市管理带来隐患。
只有让公共交通衔接轨道交通,才能更好服务居民的出行需求。
于是,闵行区精心梳理226条公交线路,使之与轨道交通、大型居民区衔接。闵行客运公交运管部副经理杨跃珍细数:针对马桥地区居民的出行需求,延长了闵行19路公交班次,使其与地铁5号线末班车时间衔接;浦江15路和20路与轨道交通8号线衔接,末班车时间延长至23:45。2014年,闵行新辟线路1条,延伸、调整公交线路11条,增设站点线路6条。
未来,闵行公交线路的调整和优化将成新常态。区交通委表示,2015年将梳理一批市民出行有需求的线路,认真细致做好线路走向调整工作。
尚未实现城市化的农村,也没有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2011年,全区所有农村地区实现“村村通”,公交华漕5路开通,一端连着柴塘北路的杨家巷村,一端连着北青公路林家桥的石皮弄村,中间经过华漕卫生院、大卖场、敬老院、幼儿园,还能换乘到不少去市区的公交线路。闵行“村村通”工程,让村民们出门500米就能乘上公交。截至去年底,“村村通”线路已扩容至20多条。
智能交通为交通管理提效
城市交通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优化城市交通的“组合拳”中,管理效率的提升,显得愈来愈重要。
根据实况车流来变换信号灯,能让车流得更顺。如此实践已在上海市区的诸多主干道上得到验证。时下,一批批“新上岗”的交通信息管理系统,正成为闵行交通的智能“管理员”。
闵行老城镇地区道路大多数是两车道,拓宽基本不具备条件。闵行区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交通组织,疏解交通拥堵。区交通委会同公安分局、科委开展完成了闵行道路交通信息化第一期工程,在全区101个路口交通信号灯安装自适应控制系统,形成七莘路沪闵路南北大通道的“绿波带”,通过“绿波”功能,更科学地调配信号灯绿信比时间,有效提高了通行效率。
根据2015—2020年闵行区道路交通信息化实施规划,信息化二期工程也已启动。区交通委负责人介绍,将用6年时间基本完成闵行区道路交通自适应控制系统、交通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和管理综合信息平台,以及智能交通信息、诱导发布、视频监控、信息采集、停车诱导、交通流量仿真等系统建设,基本实现闵行区道路交通信息化。
据悉,闵行区将通过对车辆、人员、时间等信息的感知,合理有效地利用本区道路交通资源,积极缓解交通拥堵。整个智能交通体系建成后,预计区内平均行程车速可提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