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迎来2015级本科新生

30.08.2015  17:19

8月30日,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余位2015级本科新生,以及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留学生走进复旦,开始了他们的大学生活。

迎新当天,校党委书记朱之文、副书记袁正宏、校长助理丁光宏与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起来到报到现场看望新生和家长,并亲切慰问了服务在迎新一线的辅导员。

整合资源,学生培养无缝衔接

为了实现全方位、可持续的育人目标,复旦大学将按照大类融合、学科交叉的原则构建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努力培养新生成为具有科学精神、人文情怀、专业素养、国际视野的领袖人才。今年,复旦大学从新生学习需求和生活需求两个角度出发,以信息化手段为主要方式,将相关教育和服务内容整合到迎新服务系统,并于新生拿到录取通知书后第一时间上线,力图实现学生培养在入学前和入学后的无缝衔接。

学在复旦,把握未来。“大学学习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大学里你会遇到谁?”“大学的时间都去哪儿了?”聚焦新生们最为关切的三大问题,复旦学生发展中心联合教师发展中心、高教所精心打造了系列短片,结合同学的亲身体验,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大学课堂、时间管理,以及相伴成长的老师和伙伴们,做好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无缝衔接,使新生在第一时间就能更好地了解和融入复旦校园生活,更快地完成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合理安排,做时间的主人。针对与高中教学差异较大的部分,复旦学院还制作了《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查阅指南》、《数理课程修读指引》,与各类管理规定一起在迎新网站同步上线,有效地帮助新生提前了解大学学习,规划未来的学业。

同时,为使新生尽快了解复旦的校史校情,明晰复旦的校纪校规,熟悉复旦的学习、生活资源和五大书院文化,学校面向2015级新生组织开展了在线“入学教育考试”,这是面向所有新生开展的一次有关复旦历史文化、校纪校规的宣传和检验,新生一拿到录取通知书就能登录迎新网站在线答题,学校以这样的方式使学生深刻感受复旦精神,充分理解作为复旦学子的责任和担当。

生活需求上的无缝衔接也是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助力。今年新生能通过迎新网站提前申请加长床,申请勤工助学岗位,进行保险的投保,学费、住宿费和一卡通的网上充值,这些举措力图打消新生对大学生活如何开始的顾虑。

今年,复旦大学继续加大力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绿色通道”,按照无缝衔接的理念,推出多项举措,确保家庭经济困难生安心报考,顺利入学,以及进校后的健康成长。

早在6月,学校就对全校招生组老师进行学生资助政策的讲解和培训,将资助政策作为招生宣传的重要内容带到招生第一线;另一方面,暑假前学校学工部在全校招募了106名“绿色通道”学生宣传志愿者,他们利用暑期,回到自己的家乡和母校联系当地复旦新生,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向他们宣传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学校还继续开通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绿色通道”手机专线,与困难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和往年学生在入校后递交纸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认定申请不同,今年复旦大学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打造了“云填报”服务系统,新生在入校前就能在迎新服务系统上填写《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认定,了解学校勤工助学岗位设置情况并在迎新服务系统中提前申请。报到当天,学校设立“绿色通道”宣传台,安排专人向新生介绍资助政策,引导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报到。

随着多项新举措的落实,复旦大学提前掌握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从而使辅导员在迎新现场能够与他们及时对接,送上专为他们准备的必要物资。报道前,学校已为109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寄去了报到路费补贴,补贴总金额超过4.5万元,资助对象覆盖新疆、甘肃、云南、四川、湖北、河南等17个省份。除了路费补贴外,学校还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准备了总额超过50万元的入学生活物资补助,包括床上用品、日用品、手机、学生超市购物券以及教材减免券等,都在第一时间发放到有需要的学生手中,帮助新生顺利开始大学生活。

对话家长,合力创建育人共同体

学生的成长需要凝聚多方力量,复旦大学今年大力增加面向家长的宣传力度和迎新服务,积极促进家长育人理念的优化,形成家长、孩子、学校三者之间良好的互动,凝聚共识,力图打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共同体。

来自五大书院的院长和导师们纷纷寄语新生家长,从自我管理设计、人格培养塑造、陪伴教育、成长阶段等多个角度和方面与家长对话,进一步拉近了新生家长与复旦之间的距离。希德书院院长周鲁卫教授认为,大学和家长的职责是“授之以渔”,学生需渐渐学习自我定位和管理,积极探索与实践。来自志德书院、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陈云老师认为,家长需要和孩子共同成长,相互尊重,在孩子的人生发展道路上,家长和教师都是教育者。任重书院导师、哲学学院教授郝兆宽建议家长们提醒自己的孩子认识到世界并不完美,但不应愤世嫉俗,更不能随波逐流,要做一个人格独立、精神自由,内心充满阳光的人!

除此之外,针对如何建立家校育人共同体,学工部于2014年组建了家校伙伴关系研究课题组,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调研,搜集和整理家长关心的话题,制作了促进家校合力育人的《家长Q&A》,并与迎新网站一同上线。《家长Q&A》内容涉及校园安全、在校生活、学业学习、第二课堂、未来就业等各个方面,问题无论大小远近,学校都细致认真而又全面地为新生和家长们一一做出了解答,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帮助,这也让新生和家长们对入学报到和开学后的生活有了更多期待。

通过这些多元化的宣传手段和服务方式,学校希望家长能更好地了解学校情况,并且结合孩子自身特点,适时地帮助并引导孩子,共同为他们能够拥有精彩又充实的大学生活而努力。

书院生活,全方位的育人空间

今年的迎新工作,五大书院各出新招,为96、97年出生的新生们“量身定制”每一寸空间。书院在现有学生住宿园区的基础上,合理规划,精心布局,在书院核心区域拓展了新的公共活动空间,腾飞的科创空间将科技创新、传统文化、人文关怀有机结合,希德则添置了一批崭新的健身设施,鼓励同学们健康生活。希德书院已有20多间诸如讨论室、咖啡吧、书吧等功能各异的公共空间,而在经过学生需求调研后发现,健身房是当前最受学生欢迎的书院空间形态。在倡导全民健身的大环境下,希德书院的师生共同设计了健身中心,鼓励新生全方位参与书院生活,养成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健身中心就设在新生宿舍楼内,自由力量区、有氧运动区、动感单车房、健身操房……同学们将在这里找到自己需要的健身设备,它们都已在暑假里由新生辅导员们共同动手安装完成,以崭新的样貌迎接新生的到来。

克卿书院拍摄了书院纪念短片,向新生们展示了克卿人的独特个性。而志德和任重的同学们创意无限,精心设计,为新生准备了手绘明信片等诸多纪念品和书院大礼包。在志德书院迎来的新生中,有一位“00后”。刚满14周岁的肖宇鹤毕业于北京八中少儿班,他凭借过人的毅力,通过高考,成为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一名本科新生。肖宇鹤出生于一个数学氛围浓厚的家庭,在家长的引导下,他自小酷爱数学。学习之余,他也有每日长跑的习惯,通过体育锻炼磨练自身意志。他在报道后惊喜地发现,志德书院为新生精心准备的“大礼包”中有一块印有志德院徽的运动毛巾,鼓励着同学们在新的环境中将健康生活习惯坚持到底。

迎新当天,各具特色的住宿书院氛围给新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迎新周和开学后,各书院也将分别召开书院大会,书院院长、导师将与新生面对面,近距离谈大学、谈人生,共话书院生活。

自我联动,书院学生组织合力迎新

在今年的迎新工作中,除了忙碌的老师、辅导员、督导员阿姨,还有百余名统一身着白色T恤的书院学生志愿者活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为前来报到的新生提供园区导引、答疑解惑、行李搬运等方面的服务。

早在迎新工作启动初期,为了增强学生自我服务能力,打造具有书院特色的迎新氛围,在学工部的指导下,五大书院学生组织主动召开了联合迎新工作会,联合策划、开展学生组织层面的迎新活动。迎新志愿者便是此次联合迎新工作会的重要工作内容,经过近一个月的策划、招募、培训,共有150余名各书院的学生志愿者报名参与到了迎新服务工作中,为前来报到的新生提供帮助、引路答疑。高年级学生都经历过新生阶段,他们参与到迎新服务中,既能帮助新生尽快熟悉校园环境,也可与辅导员、督导员进行有效配合,师生合力共同提升我校迎新工作水平。新生报到日,经过精心策划,志愿者将服务点设置在主席像、主干道、宿舍区等新生集中的区域,他们的工作得到了新生、家长和老师们的一致赞许和欢迎。

当然,书院志愿者只是学生组织迎新工作的一项内容,除此之外,五大书院学生组织早在假期就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迎新活动。随风舞动的横幅彩旗、细致贴心的导引地向标、实用美观的书院纪念品,处处洋溢着青春气息,个性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