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2013级临床五年制英文班开展班导师见面会[图]

27.04.2015  20:35

2015年4月24日上午,医学院2013级临床五年制英文班的全体同学聚集在图书馆组胚阅览室,开展了别开生面的班导师见面会,班导师卢莹和辅导员王栀沁出席,与同学们互动交流,增进了解。    

班长刘杨简要介绍了班级和课程情况,她将英五班的班级特质归纳为几点:诚实(honest)、博学(erudite)、友好(amity)、无畏(dauntless)、无私(abnegation)(源自《分歧者》)。这五条班级特质并非个性,而是共性,也正是它们凝聚了集体,给予了每一只小鹦鹉(“英五”谐音)班级归属感,造就了今天和谐的2013级英五班。她还介绍了英五班去年暑假在UCLA的游学经历。通过照片的回放,UCLA诙谐幽默的老师、欢快愉悦的课后生活、异国别样的景致都重新浮现在同学们的面前,也让卢莹对英五班的学习和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卢莹介绍了自己的求学经历、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等。她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获得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从事教学工作。2004年,她师从陈国强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并在美国亚特兰大Waller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多年来,她从事白血病发病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显著的成绩,令同学们钦佩不已。    

随后,同学们与班导师、辅导员进行了互动小游戏,拉近彼此距离。班导师联系人杨宜錡代表全班同学赠送了礼物——竹简,表达对卢莹的喜爱和尊敬。全班同学和班导师、辅导员一起拍了第一张合影,预示着2013级英五班的班导师项目正式拉开序幕。  

最后,在卢莹的带领下,英五班同学参观了细胞分化与凋亡实验室。精密的仪器、人性化的休息区和绝对无菌的细胞房,使同学们领略到科研环境的有序,感受科研生活的严谨和专注。实验室里一篇篇发表的论文、一张张醒目的荣誉证书也使同学们为之一振。    

第一次班导师活动在同学们的认真参观中圆满结束,同学们不仅从见面会中收获了良师益友般的班导师,更从参观中窥探到了科研工作的博大精深,意义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