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用活红色资源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让党员找到信仰的力量
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石库门建筑,最近为何迎来众多参观者?人们冒着酷暑,排起长队,重温入党誓词,瞻仰党章历程。因为,这里是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国共产党首部党章的诞生地。
“二大”会址只是一个缩影。“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上海各级党组织充分用好、用活本市丰富的红色资源教育基地,让广大党员从党的历史和革命先辈的事迹中汲取养分,传承红色基因,补好精神之钙。
5月23日下午,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等市领导集体瞻仰“二大”会址,将常委学习会开在了党章诞生地。在“党章历程”展厅,他们畅谈学习体会。“党章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由幼小走向成熟的奋斗史,反映了党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发展轨迹,体现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时刻以党章为镜鉴,约束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各系统、各单位的基层党组织也纷纷以红色资源为依托,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今年扩容,对《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重新布展,平均每天迎来6000人次参观者。一名参观完展览的“两新”组织党群工作者说,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栩栩如生的人物群像,身临其境的情景演绎,完美再现了建党路上的风雨征程,让人真切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国歌展示馆正开展纪念《义勇军进行曲》创作80周年图片展以及音乐剧“国之当歌”、国歌寻访等活动,已有1.8万余人次参观学习。
人潮汹涌的背后,是上海市委的因势利导。今年,市委组织部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推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红色地图”:50家市一级能开展党性教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00家区一级红色教育基地,以及217家党建服务中心,不仅标明地址、路线,还介绍各家特色服务项目,方便基层“按图索骥”。
依托红色资源,上海“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更接地气。“越到基层,差别越大。”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泽洲说,学习教育的规定动作不能太多、太死,防止把基层的手脚束缚住,要让基层党组织有更多自主权、有足够的灵活性,充分利用各种阵地设施、资源手段来开展学习教育。
“不像过去只是看看展板,走马观花。”一名参观者告诉记者,这次党支部在“一大”会址纪念馆开展组织生活,“我们重温了入党誓词,等候期间听着周边一批批党员宣誓声此起彼伏,心情激动不已。”看展览、听讲解,眼前一幕幕共产党“追梦之旅”,许多党员眼圈都红了。上党课,几乎是各家红色基地的“标配”,专家深刻的阐释,加上身临其境的环境烘托,让党员们感受到“灵魂的洗礼”。
在另一些“红色基地”,地方不大、外表也不显眼,却同样令党员感到激动。在上钢新村街道党建服务中心,小小一间房辟出了2个馆——“两弹一星”纪念馆和劳模风采馆,并准备再开一个志愿者风采馆。居住在当地的“两弹一星”功臣和各行各业老劳模,给前来参观的党员们讲起“微型党课”。“印象最深的是,有位一生当了七次劳模的老同志,有很多发明创造,如今厂子早已不在,但仍会带着孙子到这里来看,让年轻一代了解祖辈的生活。”一位听完“微型党课”的党员感慨,近距离接触这些老同志,聆听他们当年艰苦奋斗的事迹,深感今天的成就来之不易,“我们不仅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更要传承这种红色基因。”
各具特色的红色基地绘就一份申城“红色基因图谱”。在崇明瀛东村,一座村史馆向大家昭示着党组织带领村民向大海要土地的拓荒精神。在徐汇区,廉政教育基地迎来一批批党员干部,提升廉政意识与法治观念。在钱学森图书馆,党员们可以参加入党宣誓仪式、参观事迹展、互动交流座谈、听专题讲座、观看专题片等活动,钱学森图书馆还特别制作了《“两学一做”学习卡》,摘录钱学森《入党了,今夜无眠》等文章和语录,感受老共产党员钱学森的党性修养和科学精神。
“网上微党课”、送课下社区,各红色基地和相关区党委通过“一上一下”将红色资源溢出,辐射更多党员群体。一些区还汇编区域化党建服务资源,制作红色资源服务地图,将点串成线。许多基层党组织也开动脑筋,设计出富有时代感的教育方式,如“寻访红色起点”定向活动、“穿越·对话”等。许多党员表示,通过红色基地的现场教育,找到了“做合格党员”有效标尺,找到了信仰的力量,每个党员都要把这种力量传承到实处、实干到细处。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