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回忆80年代结婚经历:红旗牌轿车出尽风头

28.02.2016  12:27
王益栽的陪嫁 - 新浪上海
来源: n.sinaimg.cn
王益栽的陪嫁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刚刚开始,计划经济的色彩尚未褪去,样样东西要凭票券购买。上海小青年为了办场时髦而体面的婚礼,真是挖空了心思,用足了钞票。

  翻看当时的相册,婚房里几乎每样物件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我们的受访者不禁有些感慨:“当时把后头几十年的生活用品全部买好了,就准备用到老了,哪晓得后来生活变化那么快?

  晓得侬要结婚了,工会补助棉花胎

  受访者:林振康,男,62岁;马根妹,女,60岁

  1980年秋天,林振康和马根妹来到淮海路上的东方照相馆拍摄婚纱照。当时,“南京路王开”和“淮海路东方”是上海小青年拍婚纱照的首选。

  照相馆为他们提供了服装。文革结束后,西装和婚纱重新成为结婚照的“标配”,只是款式和尺码仍比较单一。在马根妹的印象里,“由于大家都穿同一套衣裳,他(指林振康)的衬衫领头墨赤黑,我的裙子后面别了根大头针。”当然,在镜头前,这些都被掩盖得很好,照片上俩人显得十分登样。

  那时的结婚照,一般是先拍两张黑白6寸照:一张横取景,一张竖取景。新人再从中选取一张,放大到16寸,由技师手工着色成“彩照”。“这样一张照片大概16块钱,相当于我半个月工资。”林振康说。

  两人的婚期定在这一年的10月26日,不过结婚证书是早就领好了,因为要拿它来派许多用场。林振康说,“比方讲作为女方陪嫁的樟木箱,58块5角一只。侬这只箱子买得起,说明有点‘花头’的。家具店里货色来了,要凭结婚证才好买,而且只供应一只。

  林振康住在建国西路、岳阳路上的建业里。家里好不容易腾出了一间10平方的亭子间,给他做婚房。这是当年上海青年结婚的普遍待遇。那时他们还不知道,几十年后,这里会因为旧房改造、变身“豪宅”,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

  亭子间里摆上一张床,摆上大橱玻璃橱五斗橱,人就不好走了。如今看着照片上婚房里满满当当的各种物件,夫妻俩最大的感慨竟然是“吃力”。

  五斗橱上的车料玻璃台灯是人家送的结婚礼物,价值15元多;两只热水瓶购于工艺美术商店;床上是一台三洋单放机。

  为什么吃力呢?因为样样东西要凭票券购买。就拿准备床上必要摆的八条被头、两对枕头、两条羊毛毯来说吧。

  到上海丝绸公司去买缎子的被面,需要凭工业券。林振康解释说,“工业券是根据侬工资比例发放的,平均每20块工资发一张券。买一条被面,总归要20-30张券。

  他还记得筹备婚礼期间,有趟去火车站送人。回来在公交车上,皮夹子被人摸去了。损失了十几块钱,这倒还是其次,关键是皮夹里有16张工业券。“这些券我好买条被面子唻!真是肉麻(心疼)死了!

  最后,买被面是在杭州工作的姐夫帮忙解决的。“他住在杭州丝绸公司斜对面。杭州买被面子不要券,他在家里就一直看:噢,今朝排队啦?说明有货,个末(那么)去排队帮我买一条回来。

  可问题是,到南京路协大祥买羊毛毯,54块一条,也要外加50张工业券。怎么办呢?结果只好亲戚之间互相调剂。“把几家人家的券凑在一道。等我结好婚了,下趟发到券再给人家用。

  买被夹里要凭布票。“一幅被夹里是16尺布,就要16尺布票。布票啥概念啊?它不讲工资了。凡是工作的人,一年给侬3尺布。”林振康介绍说。8条被子要8幅被夹里,通常家里在孩子结婚前就开始一年年积攒了。“格辰光小孩多,一家人家三五个小孩不稀奇。啥人要结婚了,家里一道凑,一年下来一条被夹里。

  就连被子里的棉花胎也要讲配给,一人一年2两棉花胎。这哪里够呢?这时,单位里的工会发挥作用了。“晓得侬要结婚了,工会补助点棉花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