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帽子”成为村民群众的贴心人
奉贤区庄行镇西校村党员积极带头,350人的“红帽子”志愿服务队活跃在宅基村落
2010年初,奉贤区庄行镇西校村以践行“党员承诺制”为抓手,组建了“红帽子”志愿服务队,全村党员主动亮身份、自觉定岗位,为全体村民提供社会公益事业、绿色环保行动、辖区治安巡逻、政策信息咨询等系列服务。在党员的积极带头下,村内涌现出了邻里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一大批“红帽子”群众志愿者,活跃在西校村的宅基村落,让村民们真切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现在,全村“红帽子”志愿服务队总人数达到350人,其中党团员80人。
□记者 卢连明 通讯员 王英
哪里有困难
哪里就有“红帽子”
每当说到组建“红帽子”志愿服务队的作用和好处时,村民随口就能讲出好多个“红帽子”服务村民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故事。自组建“便民服务车队”以来,不少群众出行难问题迎刃而解。感受最深的就数西校村十二组村民陆金花,她在2002年被检查出患有尿毒症,家中积蓄悉数用去看病了,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其不离不弃的丈夫卢华才身上。陆金花家距离血透定点医院闵行五院约25公里,因为往返村里和市区的公交车较少,到医院还得转车,交通不便就成了陆金花看病的一大难题。天气暖和的时候,走路到车站还能坚持,但到了冬天,出租车很难打。西校村“红帽子”服务的小盛热线接到陆金花的求助,立即安排便民车队志愿者义务为患者接送。血透需要4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志愿者热情地往返两次为患者服务,受到患者家属的高度赞扬,专程送上一面锦旗,感谢“红帽子”的热情帮助。
为加强沟通联系,村里的手机报设有信息互动功能,村民不但能及时收到信息,还能直接用短信反馈信息,和“红帽子”进行信息互动。刚到驻村企业——上海世发电镀有限公司工作不久的来奉大学生党员曹载凤,租房居住在本村1203号,他在村来奉人员服务指导站办理暂住证时,登记了自己的联系手机号码,当他收到村里手机报的信息时,试着咨询如何接转自己的党员组织关系。在短短2个工作日内就完成了组织关系接转,并参加了组织生活。
“11·15”消防日,村里邀请了区公安消防支队消防指导员给村民宣传普及消防知识,联合镇安监队进行现场火灾消防演习,并由“红帽子”向村民下发消防知识宣传卡片,为老人家庭检查煤气管道,杜绝安全隐患。在2013年“菲特”台风肆虐时,1组、2组、12组、14组由于依河而居,100多户村民家中进水,“红帽子”兵分四路,连夜到村民家中询问受灾情况,并进行摄像取证,隔天就将采集到的资料交到了民生保险理赔员手中,为村民挽回了3万余元的损失。
一天上午,村“小盛热线”接到3组村民来电反映,该组集体仓库内有一流浪汉居住,接到电话后,“红帽子”服务队队长小盛与村有关人员立刻赶到现场,他们看到衣衫不整的流浪人员蜷缩在被子里,因该仓库年久失修,随时有倒塌的危险,于是就把流浪人员带到村委会,给他泡上热茶和食物。在与该流浪人员的交谈中,得知他的名字,但无身份证、无家庭地址、无工作单位、无亲戚联系方式,无奈之下联系了邬桥派出所,将他暂时安排到了救助站。
为“红帽子”
搭建服务村民平台
村党总支书记张峰介绍,“红帽子”志愿者服务村民群众必须要有服务载体。该村先后形成了“红帽子”服务联系卡、西校手机报、便民服务车、宅基课堂等服务活动载体,积极引导党团员和群众骨干为村民排忧解难。
为了让村民在遇到困难时能想到党员、找到党员,也使党员志愿者能及时了解群众的“急、难、愁”问题,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2011年6月,村党总支设计制作了“党员服务联系卡”,把村党员服务点的联系电话和地址公布在联系卡上,并通过村宣传员走访下发至每一户村民家庭,畅通了为民服务的沟通渠道。如村民张阿婆家中自来水爆管,一时手足无措,于是想到“党员服务联系卡”,电话联系后,服务点迅速派人维修好了水管。
2011年人口普查时,村调查得知1974个村民和1997个来奉人员共拥有手机1829部,在征得村民同意后,村党总支发挥青年志愿者的优势,统一将村民和来奉人员的手机号码录入系统,并把镇、村的有关信息采集整理后,以短信形式发给村民,于是就创办了“西校手机报”。手机报设有西校动态、农家百事、健康养生、就业信息、治安防范等栏目,每周一期,并根据农事要点、卫生防疫、雨雪灾害等特殊情况不定期出“号外”,让村民们及时了解信息,提早应对。手机报创办至今已刊发400余期,成为村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小百科”。村里不少大学生毕业后在外打工,对镇发布的招工信息了解不及时,经常错过就业机会。村民小高接到手机报发布的招聘统战社工的信息后及时报名,通过应聘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针对年龄大的村民不会或不方便看手机短信的问题,“红帽子”们又贴心地联系到了语音播报手机,使老年村民能听到“西校手机报”的各种信息。
西校村地处庄行偏远地区,离中心城区较远,村民出行乘车难。根据这一情况,村党总支在党员中进行宣传发动,有车的“红帽子”们纷纷响应,组建起了拥有12辆私家车的“便民服务车队”。每辆服务车都配有党员便民服务车标识及联系电话,村民遇事有用车需求,只需打电话预约,就有党员志愿者驾车上门提供就医、救急等免费服务。“便民服务车”一推出就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目前累计已出车380多次,帮助困难群众逾420人次,村民们亲切地称之为“爱民车”。
西校村在原有宅基大课堂的基础上,在16个村民小组设立宅基小课堂,拓展了宣讲、联系、服务、议事、调解、管理六大功能,把各项工作分解到各小组、宅基上,同时鼓励“红帽子”积极发挥各自特长,担当起“草根教师”、“老娘舅”、“安全巡检员”等,参与到“宅基课堂”的服务中,实现小班化宣讲、小宅基联系、小细节服务、小区域议事、小范围调解、小平台管理。将课堂搬到宅基,让老百姓有了一个交流的地方,使小矛盾不出组就能够化解,村里还涌现出了一批好人好事,在潜移默化中为农村营造出了“积小德为大德,积小善为大善”的良好村风。
分类管理
因需设岗,因岗设人
该村对“红帽子”志愿服务队实施分类管理,详细登记志愿者个人信息,按照其年龄段、职业及特长划分“岗位”,因需设岗,因岗选人。如每周三安排50-60岁的志愿者参与“老伙伴”等“夕阳乐”公益事业,为高龄老人消除孤寂感。每月安排有理发、修理小五金等手艺的志愿者为腿脚不便的老人上门服务。每周四安排已退休的电影放映员继续发挥余热,在“宅基影院”播映戏曲经典选段,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腊月初八安排青年志愿者开展冬日送温暖活动,为村里的独居老人做腊八粥,并送上自己编织的围脖。每逢“三五”学雷锋日、“志愿者服务日”安排党团员开展法律、健康咨询等为民服务志愿者活动。
“红帽子”平安卫士小分队针对村内道路摄像头监控盲区加强辅助巡逻,确保村里每一个角落都在视频监控和治安巡逻的保护之中,使诸如非法行医点、地下黑作坊等无法在村里藏身。不定期由平安“小喇叭”志愿者进入“宅基平安课堂”进行巡回安全宣讲,起到防范提醒作用。每逢大雪天气,“红帽子”党员志愿者就会手持铁锹、扫帚,顶着寒风奋力清除冰雪,确保浦卫公路、奉庄公路等主干道交通顺畅。
每到寒暑假,为了使回村度假的中小学生以及外来人员的子女过个丰富有意义的假期,“红帽子”青年志愿者便担任起暑期小老师的角色,如帮助辅导暑期作业,组织开展诗歌朗诵及演讲等活动,引导小朋友学习“红帽子”精神,为村里的老人送上绿豆汤等降暑饮品,弘扬孝道。
“红帽子”
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西校村“红帽子”志愿服务队成立4年来,以服务的点点滴滴,为全村群众送去温暖,已成为了村党总支领导下的服务村民的一支新生力量,不但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还有效推动了村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村委会主任顾丽说。
通过开展道德评选活动,村民素质提高了。西校村11组村民张忠辉在汇中路北侧捡到了一只钱包,想到村里道德讲堂中经常宣传的美德故事,尽管身为残疾人、家境也拮据,但小张毫不犹豫寻找失主。他通过失主钱包中发票上的联系电话,联系到了失主,最终在晚上11点左右在派出所交还了物品。失主十分感谢张忠辉一家,专程来村里告知了这件拾金不昧的好事。受该事启发,村里开始每年评选“德耀西校”道德人物及“红帽子”星级户,并在春节为受表彰者上门张贴新春对联以示祝福。
通过开展邻里志愿者互助活动,乡风更加文明邻里更加和谐了。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年前,村里独居的重点优抚对象周水林的邻居老陈,在周水林患急病时第一时间到村委会求助,党员志愿者小王立即开“便民服务车”送老周去社区医院治疗。刚到周水林家,他的邻居老陈、王婆婆就已帮他换好衣服,并嘱咐他带好病历卡、关好门。经过大伙的共同帮助,老周得到了及时医治,恢复了健康。暖暖的邻里互帮互助情谊和志愿者的无私关爱温暖着周水林老人,在党员志愿者的带领下,村里的200多名中老年人村民也融入到邻里志愿者的队伍中来,“小老人”帮助七八十岁“老老人”,一时成了风气。
通过开展“红帽子”村民服务活动,农村社会管理更顺畅了。通过以心换心行动,村民对村两委班子、对“红帽子”充满了理解和感恩,对村里开展的各项工作予以积极支持和配合。2012年西校村村委会换届选举时,选举登记选民人数为1574名,参加投票的选民人数为1574名,参选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