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会呼吁:器官捐献需要全社会共同支持
7月5日下午,由上海市红十字会和市卫计委联合主办的“2016年上海市人体器官捐献移植论坛”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行。
论坛上,来自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上海市红十字会、上海市卫计委、上海市人体器官获取组织管理中心、长海医院器官移植科、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等方面的专家,围绕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的法律保障、顶层设计、运行机制、器官获取与分配、潜在捐献者器官功能保护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并对中国和上海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与会专家指出,要从法制政策、舆论环境、医学技术等多方面入手,建立与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相匹配、与上海人文传统相适应、与国际先进的理念和做法相接轨、与红十字的原则和人道相契合的器官捐献体系,突出生命尊重、规范优先、科技创新、人道救助,促进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的健康发展。
器官移植技术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有效手段,每年挽救近万人的生命。论坛上,上海市红十字会发出呼吁:改变传统观念,迈出关爱之步,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器官捐献的良好氛围,让器官捐献者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让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因为捐献者的奉献重获新生。
2010年3月,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正式启动,上海是11个首批开展此项工作的试点省市之一。据上海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高解春介绍,上海启动器官捐献试点工作后,在顶层设计、建章立制、争取政策支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是参与该项工作的各方共识。“器官捐献志愿者真正做到了‘尽我所有,无私奉献’,与红十字会‘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高度契合。”高解春说。
2013年8月,上海市首例公民逝世后自愿捐献器官案例产生。目前,上海市器官捐献已突破200例,全市百万人口捐献率为百万分之五,是全国平均百万人口捐献率的2.5倍。在这些数字的背后,是5000多张志愿捐献人体器官的同意书;是200个家庭无私奉献的大爱义举。
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王平在论坛上表示,上海的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准备充分,扎实规范,发展迅速。尽管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从顶层设计到体系建设、制度规范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但上海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依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他说:“从2013年实现首例器官捐献后,上海的器官捐献案例呈现指数式上升,证明‘磨刀不误砍柴功’,希望未来上海能在器官捐献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进一步推动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他强调,器官捐献事业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和全社会共同支持。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杜冰、上海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张钢,上海市卫计委副主任章雄、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副主任侯峰忠等出席论坛并发言。上海市16个区(县)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人体器官移植医院分管院长、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PO)负责人、人体器官捐献医学专家会诊评估组成员,红十字会协调员和志愿者代表等百余人参加论坛。
(上海市红十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