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直排、宣纸精印、手工装订——

04.03.2016  23:54

今年是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线装珍藏版,将于今年4月面世。这是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的首个出版众筹项目,目前筹款进入冲刺阶段。以著名翻译家屠岸的权威译本为底本,整套诗集采用传统繁体直排、宣纸印刷、手工装订方式,在装帧设计上颇具古风。    

93岁翻译家屠岸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十四行诗独有的格式与押韵自成一体,形成独特的美学表达。几十年来,已出版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林林总总,形式多样。有学者评价,把“中国风”融入莎翁诗集,不仅是装帧创新,更是一种跨文化传播的尝试。中西元素的“冲突”与“反差”,凸显了莎翁作品的多元化“落地”,而这也给中国传统经典的跨文化译介带来了一定启发。    

以诗人视角翻译莎翁诗集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在国内市场颇受欢迎,多家出版社都推出过译本。仅屠岸译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 就多次重印,累计印数达60多万册。    

业界普遍认为,莎翁的十四行诗有154首,大约写于1590年至1598年间,1609年在伦敦首次印刷出版,这是莎翁出版的最后一部非戏剧类著作。上世纪30年代以来,十四行诗被梁宗岱、方平、梁遇春等人陆续译介到中国,但直至1950年,才有了第一部中文全译本,便是由屠岸翻译的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    

每逢新版,屠岸都要参考各种国外版本和当下语言的变化,逐字逐句重新修订,修改多达500多处。就拿其中第18首第一句为例,屠岸早年的译本是“能不能让我把你比作夏日?”后来他将其修订为“我能否把你比作夏季的一天?”他解释说,“夏季的一天”更加贴合原意,也传递了作者对于写诗对象的细致赞美。    

与莎翁十四行诗结缘近70载,屠岸说自己被莎翁十四行诗的艺术魅力所征服。“一般来说,诗的格式越严谨,给诗人自由发挥的余地就越小。”但莎士比亚却能在“作茧自缚”的格律中游刃有余,挥洒自如,加上音调铿锵悦耳,十分适合朗诵。“尤其是每首诗的最后两行,常常既是全诗点睛之笔,又自成一联警句格言。”    

然而,当年要得到一套原版莎翁诗集并非易事。上世纪40年代,屠岸在上海交通大学求学,写诗也译诗。一次,他在家附近的书店发现一册1904年伦敦德拉莫尔出版社出版、夏洛蒂·斯托普斯注释本莎翁十四行诗集,但书价令他望而却步。没想到,店主王麦秆不仅答应了他借阅一星期的请求,还在屠岸还书时将书赠与他。得到赠书后,屠岸夜以继日投入翻译。后成为著名版画家的王麦秆由此与屠岸结为挚友。除了译诗,屠岸还以身为诗人的感悟,别出心裁地为每首诗撰写数百字不等的“译解”,对诗进行分析和解读。    

立体传播模式为经典再开发提供借鉴  

有学者称,莎翁诗作的艺术力量和意象丰富,足以与其戏剧媲美,十四行诗集正是个中翘楚。因此,当屠岸把自己翻译的诗作手稿捐赠给上海图书馆后,上图就与出版社商量,以怎样的形式呈现这颗世界文学宝库明珠。最终,业内人士敲定,赋予诗集新颖的“中西合璧”面貌,不缺“高颜值”,也跳动着突破心。编辑曹杨说,翻开诗集每一页,译文在右、译解在左。全书以宣纸精印,封面采用了特制的中国传统丝织绫面料,将莎士比亚头像和玫瑰花的图案“隐藏”编织在封面上。    

如此精心雕琢,并非是哗众取宠,而是在尝试西方经典的多样性呈现。”上海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王为松告诉记者,2000年出版王元化先生的《清园文稿类编》 丛书时,就采用了颇具中国传统风格的线装方式。其中有一本书的主题是王元化谈黑格尔,“当时还有人提出疑问,说为什么要拿中国风来承载西方学术。如今想来,这一编辑思路并不突兀。就以莎翁十四行诗线装珍藏版为例,它既传达了东方文明古国对这位世界文豪的纪念与尊重,也渲染了中华传统文化本身的质感与特色”。    

中西合璧”产生的能量究竟有多大,仍在不断探索中。但多年来,国内外对莎翁作品不遗余力的翻译、改编与传播,令莎士比亚笔下的角色熠熠生辉。英国本土层出不穷的电影、话剧、电视剧改编令人目不暇接,再观国内,梁实秋、卞之琳、朱生豪等知名翻译家“接力”译介莎翁作品,演员孙道临在译制片《哈姆雷特》中那深入人心的动情演绎,让“生存还是毁灭”的经典追问活在一代人心中。业内人士认为,这些“有声有色”的立体传播,也为当下传统经典的价值开发和推广提供了借鉴。    

来源:《文汇报》 2016.03.04 第09版   文化  

原文: 看线装版“莎翁”如何跨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