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咱的身边人】与“糖”较劲的海归青年 ——记药学院国家“青年千人计划”获得者杨友教授

09.11.2015  21:5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秀毕业生,安徽省高校品学兼优毕业生,获得德国马普学会奖学金和欧盟重大项目工作合同,在《美国化学会志》《先进材料》《天然产物报告》《化学科学》和《细胞》旗下子刊《化学生物学》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22篇,申请欧盟专利1项、PCT国际专利1项,研究成果共被引用900多次……履历见证了杨友的优秀。

    去年9月,杨友学成归国,来到我校。现在,作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专家、学校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友踏着扎实的步伐,在科研之路上前行。


    由被动到主动

      高中考大学时,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对于未来要做什么、会怎么样,杨友的心里也没谱。当时,他考上了地处家乡安徽的中科大,选择了学校的优势专业,攻读无机纳米材料。不出意外地,一贯的勤奋使得他的成绩名列前茅。

    大学生涯行至后半段,他开始思索未来,想要更多的挑战。此后,他逐渐意识到有机化学合成是个广阔平台,可自由创造新物质。奔着这个方向,他以优异的成绩,被中科大化学系录取为硕博连读研究生,师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俞飚研究员,成为一名“所系结合”联合培养的研究生。

    读研期间,杨友推开了糖化学这片新天地的门,从此便“咬定青山不放松”,埋首于科研。博士毕业后,他继续赴德深造,在马克斯—普朗克胶体与界面研究所,跟着世界顶尖的糖化学和糖生物学家Peter H. Seeberger教授,进击该领域研究最前沿。

    “努力做到最好”,是他内心坚定的声音。


      遨游在糖化学前沿

    糖是杨友科研工作的核心,但这个“”指的是千变万化的糖类化合物,而绝不仅仅是我们日常所食用的糖类物质。据杨友介绍,其实,我们的身体里到处都有糖,类型可以达到千百种之多。糖的结构不同,功能便不同,它的结构若发生一点微小的变化,就可能对细胞识别和信号转导等起到巨大的影响。比如说,正常细胞表面的糖链结构发生微妙的变化,就可能标志着此细胞已转变为癌细胞。通过研究糖的结构与功能,就有可能开发出预防、诊断和治疗相关重要疾病的方法。

    虽然糖遍布于自然界,但其结构太过复杂,要从自然中提取、分离再鉴定困难极大,因而,人工合成是个更好的途径。用高效、实用的方法快速得到符合需要的糖化合物,一直是杨友努力的方向,他认为:“这个领域很有意思,可以自由发挥创造力。

    在糖化学研究的基础上,杨友进一步瞄准了糖疫苗和糖药物领域,“我希望自己的研究所得是有用的,能够有很多人来用它,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以糖疫苗为例,杨友力图人工合成作为致病因子的糖抗原,将它们连接到载体,形成糖缀合物再注入人体内部,发挥作用。由于人体有排外性,这些糖分子进入人体后就会被免疫系统辨别出来,同时产生抗体。由此,聪明的免疫系统就会记住这种糖抗原,下次它们再来侵袭人体时,就会快速、大量地产生抗体来抵御它们。

      虽然科研是艰辛的,要实现目标,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在杨友看来“向未知发出挑战的科研,已经慢慢地变成了一种享受”。每当有所突破,“同行的认可”最能令杨友感到满足。


    中国也可以做好!

    “本科打下基础,研究生阶段找到方向,博士后经历开阔视野”,回望自己走过的科研道路,杨友总结,“我觉得自己比较适合做科研”。经过这些历练后,对于“自己想要做什么”这个问题,杨友心中的答案已经十分清晰了——围绕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形成创新团队,在糖科学研究上与国际接轨,开发出有重要市场价值的糖类药物和糖类疫苗。

    博士后期间,读论文、做实验、自主选题、提升写作、参与国际会议……杨友充分领略了所在研究领域的前沿发展,也认识了很多专家学者。惊叹的同时,杨友会在心里暗暗较劲:外国人可以做得这么好,中国人也行!

    回国后,杨友来到华理的第一件事就是建实验室,接下来便是招研究生、开设全新的课程、寻觅新的科研伙伴……他的到来无疑为药学院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有生力量——学院原本没有这个研究方向。

    杨友的崭新征程已在华理开启。他准备与国内外著名糖化学家、糖生物学家、糖药学家和糖工程学家进行密切合作和交流,尽力破解糖类分子介导细胞表面生物过程的糖密码,争取取得糖科学领域的重大标志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