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全会精神 促学校发展】共享,让生活更美好
“共享”一直是华夏儿女的美好追求,先贤孔子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均平思想,并将之付诸有教无类的教育实践,墨子主张“兼相爱”,并勾画出了一个“爱无差等”的共享社会,孙中山先生提出“民有、民治、民享”的执政理念,对共享的企盼在中国文化中可谓源远流长。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共享”发展理念是第一次提出,它凝结着决策层对效率优先的增长主义发展理念的反思和超越,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的新境界。
改革开放之初,为了弥合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巨大落差,我国以“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模式开启经济增长之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路径得以确立。它有力激发和释放了我国的经济活力,使得我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经济版图。然而,我国取得的辉煌经济成就却未能与人民的福祉形成相得益彰的和谐二重奏,先富已然实现,但“共富”的诺言却未能掷地有声。“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正是为了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迈进。
共享发展何以可能?
制度安排是关键。 美国著名学者约翰·罗尔斯曾经说过:“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正义的制度无疑应以“共享”为指向,让人民自觉地趋向于它。要以“共享”的制度安排保障人民共享“出彩”机会,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利益和谐是基础。 所谓共享,就是要让全体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最大可能地增进人民福祉。为此,政府需要全面关注与人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民生领域,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人民心之所系的关键领域持续着力,构建与国力相称的社会保障体系,化解快速现代化、城市化带来的社会代价和冲突,解除人民的后顾之忧,赋予人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以人为本是导向。 从历史上看,我国一直有着深厚的“民本主义”传统,非常重视“人”在王朝兴衰中的关键性作用。历朝历代的明君贤臣都将惠民、恤民、赢得民心当作打天下和治理国家中的第一要务。从现实来看,“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对“以物为本”思想的反思和超越。共享发展的理念透露出浓厚的人本情怀,彰显了人的主体性地位。让人民过更美好、更有尊严的生活成为关切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健康中国、幸福中国还是绿色中国,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也是为了实现“人”的城镇化,它让人民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温度。
简而言之,“共享发展”有力回应了发展“为了谁”的问题,“共享”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理想,亦是动力源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话让我们体味到了一种“以天下苍生为己念”的情怀。
我们坚信,共享,一定会让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