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ICC粮食科技大会精彩亮相
“这是一次亚太区乃至世界粮食科技的国际盛会,将对亚太区粮油产业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5月23日下午,第一届ICC粮食科技大会顺利落幕,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王瑞元在闭幕式上如此总结。
5月21日~23日,来自中国、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代表云集福建厦门,参加由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和中国粮油学会共同举办的第一届ICC粮食科技大会。
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在开幕式上指出,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对粮食安全的支撑作用,强调利用科技的手段维护粮食的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不断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希望与会的海内外专家、学者和粮食科技工作者能充分利用 本次大会搭建的平台,积极沟通、踊跃交流,推动亚太地区的粮食科技水平迈向新的台阶。”“本次大会几乎云集了粮油学科研究领域世界最优秀的学者,提交的报告都是当今世界粮油科技的最新研究成果。”据主办方介绍,本次大会共设置15个分会场,8位代表作了大会特邀报告,118位代表进行了分会场学术发表,共有160篇张贴论文,专业性强,覆盖面广。在此基础上,经大会有关专家甄选,评出了6名最佳青年报告奖和6名最佳张贴论文奖。
5月21日和22日进行的两场大会特邀报告主题丰富、内容新颖。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尹成杰围绕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建设的关系发表观点;法国农业科学院专家J.Abecassis和与会者共同探讨全球粮食行业可持续发 展面临的挑战;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王瑞元分析了中国食用植物油加工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岳国君以国际农产品企业为案例解读了大宗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趋势;荷兰国家应用科学院的Jan-WillemVanderKamp博士介绍了健康食品行业的创新方式并分享了有关3D食物打印的最前沿科技成果。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魏益民就中国食品工业领域如何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出建议并分享科研团队与食品企业实现双赢的优秀案例;国家粮食安全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姚惠源提出大力发展杂粮产业和全谷物食品对我国粮食供给侧改革意义重大;来自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生物系统工程系教授张强阐述了粮食储藏对全球粮食安全的意义,并对中国储粮模式提出思考。 各个分会场发布的学术报告同样精彩纷呈,内容涉及粮油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相关专业最新技术成果与发展重点,重要粮油科学技术新发现的介绍,相关行业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方面的讨论,以及东方传统食品、健康谷物、薯类食品、杂豆食品等热点议题,小麦、稻谷、油脂加工新技术与应用,粮油食品安全技术的应用与生态环保储粮新技术,还有全球食品供应链到粮油的非食用技术与利用等,无论从专业领域还是品种类别上都系统全面。
此外,大会同期举办的粮食科技展上,18家协办单位和28个参展单位的55个展台各具特色。在最后的颁奖典礼上,国际谷物科技协会为中国粮油学会颁发了最佳组织奖,中国粮油学会理事长张桂凤、首席专家王瑞元等5人获此殊荣。
来源:粮油市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