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所有养老机构拟实现医养结合
(南方日报) 8月8日,《广东省养老服务体系“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发布。征求意见稿提出,“十三五”期间,全省各类养老设施提供的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35张以上。到2017年,50%以上的养老机构建立医养结合机制;到2020年,所有的养老机构建立医养结合机制。
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将获补贴
征求意见稿提出,“十三五”期间,我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符合标准的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全省各类养老设施提供的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35张以上。逐步实现养老服务法制化、社会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格局,养老服务业成为我省服务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记者查阅征求意见稿发现,总体目标之下设置了具体的细化目标,包括:
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7市及佛山市顺德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乡镇达到100%,农村达到90%以上;其他地区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乡镇达到90%、农村达到60%以上。
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7市及佛山市顺德区养老床位数达到老年人口总数的3.6%以上;其他地区的养老床位数达到老年人口总数的3.5%以上。到2017年,50%以上的养老机构建立医养结合机制;到2020年,所有的养老机构建立医养结合机制。
社会办养老机构加快发展,“PPP”、“BOT”、“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办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养老床位总数的50%以上,其中经济发达地区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7市达到55%以上,其他地区的达到45%以上。
到2020年,全省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评估制度,全面建立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逐步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民办公助、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补贴等制度体系。
每个街镇有一间日间照料中心
征求意见稿列出了一些重点建设项目,主要包括:
建设养老信息服务工程项目,打造广东省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建立全省养老服务和管理信息网络,为全社会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加快建设列入国家试点的养老服务信息惠民工程,推进我省10个试点单位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应用,总结经验在全省推广。
建设老年养护院示范项目,“十三五”期间,完成广东省社会福利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和投入运营,发挥项目医养结合的示范、引领和培训指导作用。
建设“五个一”工程,到2020年,力争每个街道(乡镇)有一间符合标准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每个城市社区有一个连接信息网络的养老服务设施;每个农村社区有一个提供文娱活动和日间照顾的养老服务设施;每个地市有一间康复护理型的四星级以上养老机构;每个县(市、区)有一间二星级以上的养老机构。
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
征求意见稿特别提出了推动养老服务与医疗卫生相结合:建立健全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合作机制。推动养老机构与周边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协议合作,明确双方责任,医疗卫生机构为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巡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预约就诊、急诊急救、中医养生保健等服务;养老机构内设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作为医院收治老年人的后期康复护理场所。
支持举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各地要统筹布局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资源,支持养老机构按相关规定申请开办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或内设医务室、护理站,鼓励使用中医院康复医疗、养生保健、治未病等技术理念,提高养老机构的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条件的,可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支持具备养老服务资质和能力的公立医疗机构建设养老服务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老年康复、老年护理等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