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记忆│暑假生活1960 · 粘知了 抓蟋蟀
▲ 视频来源:《上海故事·快乐的暑假》
那个年代,放了暑假整天蹲在家里,不出去玩的孩子是不多的,但是当时大家条件都不好,不可能经常去游泳,更多的还是叫上小伙伴在弄堂里一起打乒乓、打弹子、拍香烟牌子,跳橡皮筋,这些弄堂游戏玩厌了,大家也会想出点新花头来找乐趣。
在炎热的夏天,弄堂里的男孩子中午都不肯睡觉,听到知了叫,大多会去逮知了。粘知了的工具很简单,只要一根长竹竿和一团粘胶。用的最多的粘胶是面筋,面筋做起来很简单,先在面粉中加入适量水,和匀揉好以后醒一醒,再用水将外面的淀粉一点点冲掉,剩下的就是面筋了。
面筋有一定的粘度,把它粘在竹竿一头的顶上,轻轻走到蝉鸣声此起彼伏的树下,抬头睁大眼睛,努力分辨出自认为最大的那一只,小心翼翼地举高竹竿悄悄接近它,然后迅速地一点,知了就被牢牢地粘住了。
除了面粉,松香也是常用的工具,因为它的熔点比较低,天气稍微一热,松香就会熔化,粘度非常强。
在烈日的午后抓知了,孩子们通常都是满载而归。那时候上海市郊的住宅,房前屋后,也有不少树木,有的人家还种了葡萄、丝瓜等作物,而金乌虫、天牛、蟋蟀等昆虫都藏在里面,于是好多孩子都去抓这些昆虫当游戏。
抓金乌虫相对比较容易,发现停在枝叶上的虫子后,直接用个网兜罩住它就可以了。这个网兜大家一般都是自己动手做的:剪一条长的铅丝拗成一个圆圈,然后剪一块纱布或者做纱窗的纱网,把它固定在铅丝拗成的圆圈上,再找根竹片固定在上面当手柄,一个简易网兜就完成了。
带着战利品凯旋到家后,拿一根棉线绑在金乌虫的一条腿上,用手拽着绳子的另一头,轻轻地放飞手里的虫子,得意地看着它飞来飞去就是飞不出自己的掌控,这种事情想必每个50、60后们都干过。
有时候夏夜里,孩子们也会约上小伙伴一起去草丛里捉蟋蟀,一个人打着手电筒照光,一个人翻土寻找。捉蟋蟀难度等级比较高,一要听声——听哪里有蟋蟀的叫声特别宏亮;二要辨物——看找到的蟋蟀是不是个大足壮,只有符合这两个条件的蟋蟀才是佳品。
那个时候没有竹筒,都是用硬纸做的纸筒,捉到蟋蟀后就装在纸筒里带回家养在土罐子里,每天喂点饭粒、毛豆、玉米粒等食物,把它们喂得身肥体壮,然后带去跟小伙伴的蟋蟀比试,经过层层激烈的比赛最终决出最厉害的那一只。
这些乐趣是现在和电视、电脑为伴的孩子们永远无法体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