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查癌前病变 为女性保留希望
科技改变生活,也为人类健康带来全新征途。昨天,由市卫生计生委、解放日报社主办的2015上海卫生科技周开幕式暨第24届解放健康讲坛正式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为“警惕女性健康杀手”。
现代生活为女性带来精彩,恶性肿瘤阴影却随之而来,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发病率正不断走高。昨天的论坛,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宫颈疾病诊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隋龙,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党委书记、教授、主任医师谢幸,美国最大肿瘤中心——MD安德森肿瘤中心妇科肿瘤与生殖医学部副主任、卵巢癌研究中心主任索德(AnilK.SOOD)齐聚一堂,为市民讲解如何关爱女性健康、提升女性生活质量。
宫颈癌:及时发现有望保全子宫
感染HPV病毒的女性中,约有10%会罹患宫颈癌。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宫颈疾病诊疗中心主任隋龙主任医师列出数据:在上海地区,去年宫颈癌新发病例为672例,因宫颈癌死亡病例为256例。作为威胁女性的健康杀手,宫颈癌防治至关重要。专家说,关注癌前病变是最主要环节,在癌前病变期间及时发现,非但可生命无忧,还能保全子宫,保证生活质量。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为例,医院推出LEEP刀,将病变部位切除,经过轻微治疗,便可恢复健康。
隋龙解释,宫颈癌高发年龄段为30岁至65岁,先进的细胞学筛查,可保证5年内不患宫颈癌的概率达99%。
卵巢癌:要保命也要保证生活质量
作为典型的妇科恶性肿瘤,卵巢癌从45岁以后逐渐发生,至60岁左右达到最高。谢幸说,卵巢癌发病十分隐匿、几乎没有症状,一旦患者发病已是晚期。因此,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迄今为止不足30%。专家表示,包括卵巢癌在内的妇科恶性肿瘤,与现代妇女生活节奏过快有所关系。许多女性不愿过早生育,直接导致部分患者在第一次妊娠之前就得了肿瘤。这为治疗带来新要求:不能仅以延长生命为唯一目标,更应实现个体化手术,尊重患者个人意愿,提供最佳治疗策略。
谢幸说,全球肿瘤呈年轻化趋势发展,发病趋势日渐走高。根据英国的统计数据显示:1997年至2006年期间,英国肿瘤发生率上升32%,死亡率下降19%,这意味着有大量年轻生存者出现,如何为他们提供更好生活?知名演员安吉丽娜·朱莉预防性切除卵巢的做法,一时引起全球关注。美国MD安德森肿瘤中心妇科肿瘤与生殖医学部副主任、卵巢癌研究中心主任索德认为,BRCA基因阳性的女性,可以通过手术等方式降低肿瘤发生率,在美国基因检测只要采点血、做个化验即可。对医生而言,手术直接切除卵巢,可以保存生命,却会使患者提前进入更年期;此外,女性激素消失殆尽,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也会随之而来。及早发现疾病,尽可能减少子宫全切除,为患者带来生活希望,应是现代医学所提倡的理念。
自然科学特等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陈赛娟现场致辞并介绍了获奖的“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研究”。
现场还首次直播连线了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正在进行的两台手术,为市民展示了机器人手术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的区别,可以看出,采用全新科技的机器人手术显得更为精准。
此次论坛由上海市健康教育所、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承办,支持单位是中国联通上海市分公司。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