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第四批研支团积极开展岗前培训

30.10.2015  18:45

        我校自2012年开始,组建上海大学首批研究生支教团,6名支教团成员赴甘肃定西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2015年8月上海大学第三批研究生支教团又有10名支教团成员分别赴甘肃定西、贵州遵义开展一年的支教服务。日前,在经过学院推荐、校级笔试、面试、体检、专业复试后,我校第四批(全国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已经组建完毕,最终有9名优秀同学入选研究生支教团。他们将于2016年7月到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校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

加入研究生支教团,投身支教活动,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甘肃或是贵州一年的支教生活,对学生无疑是一次锻炼也是一种考验。因此,本着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原则,在前几届研支团的工作基础上,学校与研支团成员共同精心设计了2015年10月-2016年7月之间的系统培训方案。从理论学习、思想认识、教学技能、身体素质、心理辅导、挂职锻炼和团队建设等几大方面开展系统培训,为2016年7月的支教之行做好准备。

系统培训作保障 以教促学增技能

首先,在思想认识上,通过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法律理论、科普知识、西部扶贫和志愿者服务法规政策以及西部地区民风民俗,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与合作意识,加深支教志愿者对服务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教学技能提升方面,通过阅读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教案板书训练、教学观摩、教学实习等多种形式,增强支教志愿者的教学技能,提升他们处理教学事务的能力。另外,志愿者们还需参加长跑、羽毛球等体育锻炼,心理测试和心理培训以及医疗救护培训等活动来全方位提高自我的身心素质。为培养支教团成员做一个“有心人”,能“多看、多听、多学、多做”,他们在校院团委参加为期半年的挂职锻炼,从而来提升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更为关键的是,在接下来一年的时间里,支教团9名成员将通过定期的团队建设、自我教育活动,在队长和队员之间、队员和队员之间拧成一股绳,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形成一种“自觉”。

妙趣横生微课堂 慎思笃行共进步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教学能力及动手能力,帮助成员理论联系实际,第四批支教团精心设计了“微型”教学实践的微课堂。所有成员都将有机会利用教学微课堂对其他研支团成员进行教学模拟,成员可以根据个人特长爱好,自行选择教学内容,提前设计教学方案,安排教学形式。

授课结束后,其他成员依次对教学进行评价,并提出改善意见与建议。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交流实践等方式,搭建提高自我认识、促进自我成长、帮助自我实现的有效平台,从而为后期中学试教、西部支教奠定基础。

除此以外,按照团委要求,本届支教团正在按计划进行政治理论学习计划,每周例会安排三名同学通过准备幻灯片、演讲稿等形式,轮流进行政治理论学习、时事政治速览、时事新闻解读等交流环节。大家纷纷带头参加学习,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各位成员认真落实政治理论学习有计划、有思考、有总结的基本要求,真正实现全员慎思笃行共进步的目标。

新老团员面对面 分享经验促成长

在每周一次的固定交流例会上,第四批研支团成员邀请了前两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学长学姐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学长学姐不仅为新团员们在支教认识、教学方法上答疑解惑,而且在提高个人生活、适应等技能方面提供了经验之谈。

曾去甘肃定西支教一年的第二批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材料学院硕士生汪水学长向新一届研支团的同学们推荐了《教育学》、《心理学》等书籍,他认为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学习,能够理论指导实践,在很多实际教学案例中会有很大帮助,能让大家逐渐学会如何更有效地和孩子交流,以他们能理解的方式进行教书育人。宋悦学姐则鼓励大家有时间一定要报名并考取教师资格证,不仅可以主动学习到很多实用的专业教育知识,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动力。

支教不仅仅是教书育人,同时还要学会完全独立的照顾自己和学生的生活,除了在教学方面,在生活方面,前辈们也提供了诸多“小宝典”。汪水学长说道:“做饭烧菜,接接电线,修修电热水壶这些事儿,都是要会的,不然吃饭喝水这些都是事儿了。”宋悦学姐特别提醒大家可以带上一些常用药、学习一些简单的医疗保健知识,不仅是为保障自己的健康,也可以为当地的小孩子提供帮助。

按质按量读书会 交流碰撞长知识

即将身为教师,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我们时刻需要教育的“活水”,而“活水”就在书海之间。读书对于教师而言,是最基本的素质与良好的习惯。因此第四批研支团同学特别建立了每周一次的读书交流会,通过每人推荐三本书,每周共读一本书,每次三个人对同一本书进行多角度多层次解读的方式,不仅有效促使大家抓紧时间多读书、会读书,更促进团内同学对相同问题的思维碰撞,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在最近几次读书交流会上,支教团同学先后阅读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亲爱的安德烈》、《十三夜》以及《万里任禅游》四本书,分享的同学分别从探索情感意义、挖掘心理内涵与体现人文关怀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度解读,分享过程中其他成员也积极参与讨论,不仅发表了各自的读书心得,更联系实际,对时下热点进行激烈探讨,实现了思想上的碰撞与共鸣,真正落实了读书交流会的目标:在阅读中寻找灵感,在交流中启迪智慧。同时也能够培养自己的读书习惯,在支教的过程中能够时刻“充电”。

相信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培训与交流,能够让这批“”老师变成称职的“”老师。
                                                                                                                           (校团委 谢思琳、戴领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