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邀请第三方机构评估妇女儿童家庭项目

16.10.2015  15:32

  浦东新区妇联去年向社会公开征集2015年妇女儿童家庭服务项目,共有12+1个项目中标。今年是浦东新区妇联对外征集“妇女儿童家庭服务项目”的第四年,随着服务对象范围的扩大、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今年浦东妇联创新探索,把12个中标项目的评估督导也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推出,最终浦东新区公益项目合作促进会“供需对接·一站式服务”平台和上海现代公益组织研究与评估中心中标,为12个项目开展评估、督导和咨询服务,确保项目的完成度和服务效果。

  日前,评估机构公布了半周期实施情况评估报告。评估报告显示,今年项目呈现项目类型多元、承接项目方多元、项目非营利特性明显、项目指标完成情况较好等特点。项目类型多元。涉及传媒服务类项目(婚恋媒体平台和服务)1项、健康干预类项目(小学生近视、乳癌预防、围绝经期健康)4项、法律服务和相关弱势群体干预项目2项、弱势群体关怀项目(农村妇女能力提升、弱势儿童关爱)2项、能力发展类项目(女性能力提升、家庭功能提升)等3项。项目承接方多元。项目方来自社会各界,除了民办非企业等传统的承接方,还有浦东新区女律师联谊会、浦东新区女性人才促进会等社会团体,曙光医院、东方医院、新区人民检察院、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新区眼病牙病防治所、上海《现代家庭》杂志社等政府、企事业单位。项目非营利特性明显。12个项目的金额在3-20万元不等,平均每个项目12.39万元。各项目开展的服务达到了预期的社会效果,注重发挥专业社工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一些项目团队为保障服务质量,增加了服务内容,由此也增加了自己的投入。项目指标完成情况较好。75%(9个项目)的项目服务指标达成度较高,能够完成80%以上的服务指标,在服务频次、人次等方面表现较好,其中个别项目超额完成服务指标,多数完成度在90%以上。完成不足、滞后的项目通常与启动时间后移、服务执行难度较高有关。

  此外,评估机构还对项目的优势、经验和阶段性成效进行了总结。浦东新区妇联在项目承接方、服务对象、落地街镇妇联之间形成一套特有的合作模式,做好前期沟通服务工作,项目承接方有更多的精力用于项目的设计和服务过程,使项目承接方在法律、医学、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业特色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评估机构也发现了不足之处,如部分项目承接方缺乏项目档案管理经验,个别项目团队缺乏目标管理思维等。下一阶段,新区妇联将根据评估报告,继续强化多方协作、资源共享的模式,提高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提升项目的可持续性、可复制性和公信力。

来源:浦东新区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