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伟长讲坛第一讲日本京都大学增田俊夫教授报告顺利举行
20.04.2015 17:19
本文来源: 上海大学
来源: news.shu.edu.cn
2015年4月17日下午,钱伟长学院讲坛第一讲由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增田俊夫(Toshio Masuda)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日本高等教育与高分子科学”全英文报告。增田俊夫(Toshio Masuda)教授是国际著名高分子化学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聚合物合成、螺旋聚合物等。他也是著名杂志“POLYMER”副主编,日本化学会会员。曾获日本高分子科学会奖、日本化学会分区奖、日本高分子科学与技术特殊成就奖等诸多荣誉。
本场报告由钱伟长学院常务副院长张阿方教授主持,副院长姜颖教授、学院直属党总支副书记韦淑珍、外事秘书唐乐、辅导员阮杜娟、陈茜和钱伟长学院近百名本科生一道聆听了这场精彩的讲座。
讲座开始时,张阿方教授代表全院师生致欢迎词,隆重介绍了增田俊夫的学术成就。在热烈的掌声中,增田教授围绕着“日本高等教育现状”、“京都大学的高等教育情况”、“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高分子科学”以及“我的高分子研究生涯”四个方面进行了生动的演讲。 首先,增田教授用详实的数据向师生们展示了日本高等教育的现状,并比较了中日两国高等教育的异同。接下来,增田教授详细介绍了母校京都大学的学科构成、学制以及重点介绍了京都大学在高分子研究领域的辉煌成绩。在“自由的学风”的引导下,京都大学曾产生过9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高分子领域的研究成果令世界瞩目。其后,增田教授用大量的图片和案例从高分子的概念、特征、分类、应用等方面出发,让同学们认识了高分子学科。在介绍了学科领军人物和研究现状之后,增田教授指出,作为一门涉及化学、物理、生物等领域的交叉学科,高分子目前在医学、军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针对目前高分子研究呈现企业偏重应用研究、学校偏向基础研究的状况,他鼓励在校学生利用高校良好的研究平台,夯实基础。最后,增田教授介绍了自己与高分子的不解之缘,增田教授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致力于高分子研究,在光电显示材料方面取得了开拓性成果,他的事迹深深感染了在场的同学们。 讲座的最后,同学们与增田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被问及为什么京都大学能诞生如此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时,增田教授总结道,是充足的经费、对基础学科的重视以及充足的时间酝酿出如此多的科研成果。他指出获得经费并不是研究的最终目的,对科学的追求才是研究的源动力。此外,增田教授就上海大学与京都大学的交流状况、日本高校的学科招生与就业市场的关系等问题一一作以解答。 通过此次讲座,钱伟长学院的本科生对高分子学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中日的友好交流有了更深切的体悟。增田俊夫教授献身科研、孜孜不倦的精神,对后辈的谆谆教诲,深深地感染了在场同学。高分子研究人才培养也是钱伟长学院本科生培养的重要内容。相信通过加强高峰学科的国际交流,钱伟长学院能够进一步完善“国际化、跨学科、重基础”的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国家试点学院的先锋模范作用。 钱伟长学院本文来源: 上海大学
20.04.2015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