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网 | 章玉贵:“碳中和”对银行业提出怎样的范式变革?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转型。工信部关于制造业智能转型的上述发展规划,既是中国经济整体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步骤,也是中国实体经济的核心领域应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技术准备。作为现代经济的血液,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框架下,如何以“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并顺势实现自身发展的全面转型,显然是摆在数以百万计金融从业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显示,基于现有的相对成熟的绿色低碳技术和商业化运行体系,中国有望在2050年将碳排放从2020年的水平降低70%左右,并在2060年之前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而作为对市场高度灵敏的银行业,近年来纷纷向绿色金融转型。央行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16年《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印发以来,国内绿色金融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0年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11.95万亿元,存量规模居世界第一,其中直接或间接投向碳减排项目的贷款余额为8.08万亿元,占整体绿色贷款余额的67.6%。六大国有控股银行的绿色贷款余额共计6.27万亿元,占国内存量的一半以上。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以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为代表的金融机构近年来不断加大对绿色信贷的投放力度。部分银行为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开始尝试以环境保护、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ESG)框架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在绿色债券发行方面,截至去年末,中国绿色债券的存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今年一季度国内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为157亿美元,同期美国的发行规模为150亿美元,显示出中国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向绿色与低碳转型的决心与行动。
从中国人民银行与欧盟以及德英法央行的合作进度来看,中欧双方有望在推动两个市场的绿色投资分类标准趋同的基础上,于今年年底前实施一套共同认可的企业环保资质分类体系,从而有助于在区域内构建强监管的绿色定义框架。 预计随着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建立与不断完善,全球增量资金将更多流向风能、太阳能与生物燃料等低成本领域,减少对高成本化石燃料的投资,以帮助实现全球净零碳排放的目标。
对现有资产规模超过300万亿元的中国银行业而言,基于“碳中和”目标的经济转型当然会带来巨大商机,但是另一方面,由于绿色转型和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工程,国内外银行在这方面的能力体系都存在不少短板,普遍面临本领不足等问题。基于已有的认知,在“碳中和”的目标框架下,银行业预计至少面临如下三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在高碳资产的风险识别、评估与信息披露方面的挑战。 尽管近年来国内银行业普遍加大对适应绿色转型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一些有实力的银行已经建立专门从事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估的研究团队,有的金融机构已在探索运用人工智能手段来监测企业环境表现。但据笔者了解,银行业要摸清庞大的资产体系中究竟有多少属于高碳资产,以及投贷标的在可预期的未来将面临哪些风险,仍殊为不易。这其中,既有绿色标准不统一、信息披露缺少强制性约束等因素,也与存量金融人才面临转型瓶颈以及绿色金融人才供给不足有关。
二是在绿色金融业务创新与转型支持、绿色投融资的需求对接与资源供给能力等方面存在短板。 从银行业已披露的绿色金融发展情况来看,尽管新增贷款“绿”化比重不断提高,例如普遍加强对传统行业的节能环保改造、技术升级以及清洁能源领域的贷款融资支持,并限制对传统高碳排放行业的贷款投放等。但银行业要完成存量金融资产的低碳转型与增量金融资产的高质量运行,仍需面临一系列问题,包括如何参与低碳转型方案或转型工具的设计、绿色金融业务的创新与发展,以及信贷资金的供给等。
三是在全球绿色金融标准一体化趋势下的风险定价与国际合作能力的挑战。 由于国内银行业的绿色转型是在中国迄今尚未真正完成工业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不少金融机构尚处在资产积累与业务能力提升的中期阶段。而作为传统金融强国,英美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发展,尤其是ESG方面整体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中国银行业则在可再生能源和材料的相关投资领域有一定优势。未来一段时期,国内银行业亟须提升对绿色金融国际标准的理解与执行能力,加强在风险定价与国际合作方面的能力建设。
中国基于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实施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而提出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预示着“十四五”时期乃至今后四十年里,中国都将经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生活系统性变革。而对现有资产规模超过300万亿元的中国银行业而言,“碳中和”目标既会带来21世纪上半叶的巨大商机,也是存量资产风险敞口存在显著不确定且面临价值重估的外生变量。中国银行业必须在服务经济绿色转型的过程中,尽快形成匹配绿色金融发展所需的风险识别、评估与信息披露能力、绿色金融业务创新与转型支持能力、绿色投融资的需求对接与资源供给能力,以及全球绿色金融标准一体化趋势下的风险定价与国际合作能力。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本文刊登于中国证券网,2021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