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神贴门神剪窗花 盘点那些渐行渐远的年俗仪式
原标题:那些渐行渐远的年俗仪式
据《劳动报》报道,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是彰显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时过境迁,祭灶神、贴门神、剪窗花等旧时必不可少的春节装饰现今已渐行渐远。传统新年有哪些风俗仪式?本报记者结合专家意见进行了一次简要梳理,其中不少已是现代社会不再常见的场景。
祭灶神
江浙沪一带的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为“灶神”上天奏事之日。每家每户或祀灶神于堂,或在贴着灶神像的厨房灶头上供酒、果,请包裹了“糖衣炮弹”的灶王爷嘴甜点,多说好话。
除各种糖果,上海人在这天还流行吃地栗(荸荠)和茨菰。“地”在沪语里与“甜”同音,“茨”与“是”同音,寄寓了人们让灶王爷心里感觉甜,嘴上说是的期望。
年夜饭
年夜饭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团圆餐,吃喝欢笑,这段饭延续时间往往较长。菜名也要讨口彩图个吉利,比如百叶包肉叫“如意卷”、黄豆芽叫“如意菜”、蛋饺称“金元宝”等。
年夜饭上说错话也有应对措施,比如小孩不小心把白菜肉丝汤打翻在桌,边上就有人应声“有财有水”;如果有人大醉呕吐,周围人会笑着说“放花筒哉,大吉大利”。
拜大年
大年初一吃罢早点,就要开始互相拜年了。上海人一般不给长辈磕头,有的家庭会让很小的孩子给祖父母磕头,成年人一般是打躬作揖,同时口诵吉利话。长辈在接受晚辈的拜年以后,一般要给晚辈“压岁钱”,这是小孩们念叨已久的盼望,至此总算欢天喜地到手入袋。
旧时,如果来不及一一当面拜年,讲究效率的上海人会在初一这天雇人到亲朋好友的家中送名片,以此代替本人拜年,这称为“投刺”(清末人们称名片为“名帖”或“名刺”),现在则发展成了短信拜年。
迎财神
正月初五,为财神(俗称“路头神”)诞辰,各地都有“接财神”、接“五路财神(取东西南北中五路之意)”、“接路头神”之举。财神统“财”,人人有关,尤商家开业为财,故他们的庆祝最为起劲。
上海早就是繁华的大商邑,商肆随处可见,初五庆祝格外火热也就可想而知了。商家接财神多供三牲:生猪头、鲤鱼、雄鸡。鲤鱼者,谐音“利余”,特别受到欢迎。
链接
年俗里的老手艺
剪纸:在传统新年“春节”来临的时候,中国人有着贴窗花的习俗。窗花即剪纸,是中国最古老、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和民俗生活的完美结合。
上海剪纸上世纪已有出现,当时时常出现在民间的门笺、鞋花、绣花样上,在近百年的历史演变中,上海剪纸逐渐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海派风格,在中国剪纸这一传统技艺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2005年,海派剪纸被上海市经委认定为上海市传统保护技艺。
糖画:糖画无疑是最受小朋友欢迎的年俗,也是很多人甜蜜的儿时记忆。其所用的工具仅一勺一铲,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温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即可以用来浇铸造型了。在绘制造型时,由艺人用小汤勺舀起溶化了的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造型,民间艺人的手上功夫便是造型的关键。
捏面人:捏面人也称面塑,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传统民间工艺品。它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的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面人是我国民间传统玩具的一种,现在,在春节庙会等场合,我们还能看到捏面人的手艺人。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年俗里的器物文化
九子盘:春节时招待宾客存放蜜饯糖果的器具,它由九个小瓷碟组成一个正方形的果盘,玲珑精致,外有漂亮的木盒,一般都采用花梨、红木制作。木盒的顶板,大多采用车边玻璃,玻璃上有刻花描彩图案,中间的字饰,一般为双喜与寿。九子盘的分隔采用方、菱切割法,外面两圈的瓷格为正三角形,中心的为正方形。另外,九子盘也有圆形的,瓷格也有超过九个的。在以前,九子盘一般是大户人家过年用于盛放水果、点心的盘子,寓意多子多福,“九”过了就意味着春天到了。
年画/年历片:月份牌或是年历片都是卡片式的单页年历。清代末年和民国初年以后,上海原有的小校场木版年画已逐渐被新崛起的“月份牌”画所取代;而年历片更为轻巧,尺寸约为一个4寸手机的大小,正面多为可爱的娃娃形象,背面则是年历。这些旧时习以为常的东西如今却很少见。
年画则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汉族民间艺术之一,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年画的题材包罗万象,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
元宝茶:元宝茶茶艺是中国传统年俗,源于江南无锡一带的农村。青橄榄两头尖,形状如元宝,故用橄榄泡的茶称为元宝茶。同时青橄榄又名“大福(腹)果”,且有“请过来”的谐音。春节期间用青橄榄泡茶招待客人不但象征主人好客,而且可去腻消食,所以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