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京沪工资收入全球垫底 物价却正赶超欧洲

21.09.2015  10:03

  参考消息网9月19日报道英媒称,国际知名投行瑞银9月17日发布三年一度的全球价格与收入报告,对全球71个城市的物价、工资以及受薪人士的购买力进行了调查研究。

  路透社9月18日报道,报告发现,苏黎世、日内瓦和纽约是世界上物价最昂贵的城市,而上海和北京的物价也正在追赶欧洲。

  报告对包含122种商品和服务的标准化篮子的价格进行比较。在亚洲,东京是物价最贵的城市,但如果在物价组合中加入房屋租金,则香港是亚洲物价最贵、世界物价第六贵的城市。上海的物价高于德国柏林和西班牙巴塞罗那,而北京和上海的物价均高于西班牙马德里。

  与物价相对应,苏黎世、日内瓦和卢森堡员工的工资收入最高,纽约名列第四。香港在除日本外的所有亚洲城市中工资最高,上海和北京的排名相对靠后,分别排名倒数第十七位和倒数第十位,与一些来自亚洲和非洲的城市共同垫底。

  在排名最低的城市中,肯尼亚的内罗毕、印尼的雅加达和乌克兰基辅的员工收入仅为苏黎世平均水平的约5%。基辅无论是物价还是工资收入,排名均为最末。

  通过比较对于在全世界范围内尽量同质的商品的购买力,能最好地描述工资的价值。卢森堡、苏黎世和日内瓦员工的购买力最强,净小时工资可以购买到标准化篮子中最多的商品和服务。内罗毕员工平均需要工作近三个小时才能购买一个巨无霸,相比之下香港只需九分钟。上海员工需要工作略多于164个小时才能购买一部苹果(AAPL.O)iPhone6,北京员工则需要在此基础上再多工作54个小时。

  报告还指出,近期一些经济事件的发生,影响了部分城市的排名。例如瑞士央行[微博]在今年1月份放弃了欧元兑瑞郎汇率下限,对价格和收入指标有很大影响。苏黎世和日内瓦升至最高排名。由于乌克兰冲突和随之而来的对俄罗斯的制裁,导致俄乌多个城市排名暴跌,基辅目前在价格和工资排名表中垫底。

  另外,南美的不稳定极大地影响了汇率,改变了诸如巴西圣保罗和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排名。在亚洲,自2012年以来日元贬值,但韩元兑美元升值,使得日本东京的排名下跌而韩国首尔上升。亚洲仍是各城市价格和工资差别最大的大陆,而北美差别最小。

  【延伸阅读】俄媒称中国人均收入首次超越俄罗斯

  参考消息网9月17日报道外媒称,2015年,俄罗斯平均月工资约为3.3万卢布(人民币约3200元),比去年明显降低。但更引人注目的观察结果是,俄罗斯人收入历史上首次少于中国人,而这个国家是人尽皆知的“劳动力源(8.88, 0.63, 7.64%)泉”。

  据俄罗斯连塔网9月15日报道,最近一年卢布对美元汇率暴跌致使俄罗斯工资急剧缩水。2014年初,俄罗斯人均月收入为900美元。2015年中期,其工资约为3.3万卢布(确切的统计数据将于年终公布),以65卢布兑1美元的中间汇率换算,这大致相当于500美元。

  报道称,卢布可能走高,届时俄罗斯人以美元计价的工资将重新增长。但即便如此,它也未必能赶上中国。在俄罗斯人的既定观念里,中国人劳作不过是“挣一碗米饭”。

  在10年前,月薪300美元在中国即便不算丰厚,也属正常。但事易时移。中国居民实际收入10年间增长近150%,去年增加了12%。这一情况常常被经济学家看作是会明显减慢中国发展速度的原因,毕竟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正是由廉价劳动力保障的。

  报道称,但实际上,中国工资的上涨既是与经济增速,也是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相适应的。2005-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平均增长率为8-9%。同时,这10年来,该国生产率每年扩大近18%(这极其不符合低收入水平国家的特点,就在不久前中国还属于这些国家之列。)

  作为对比,2003-2008年,俄罗斯劳动生产率每年提高7-7.5%。危机后,增速显著放慢,到2013年降至1.8%。其结果是,工资增速也放缓了,最近一年半,工资比整个经济滑坡得还要厉害。雇主认为,最好通过节约人力成本来削减开支。

  当然,较小的居民收入差距可能是对俄有利的一面。表征贫富分化程度的基尼系数在中国是47,在俄罗斯为42,但这一数据考虑了所有收入,而不仅仅是工资。此外,这一落差没有大到可以弥补两国如今以美元计价的工资差距。

  报道称,俄罗斯在劳动生产率增速上落后很好解释。生产率主要依靠技术和设备。但俄罗斯企业对产业升级和服务行业的投资进展缓慢——只需看看工业机器人(52.260, 0.51, 0.99%)市场最近的数据即可:中国在全球机器人市场的采购中占据近三分之一的份额(其经济规模约占全球的15%),俄罗斯的采购量仅占1%,低于其在全球GDP中的比重(根据计算方法不同,在1.5%至2.5%之间)。

  为什么会这样?首先,产业升级费用高昂,如今由于制裁,投资总体上将会是问题。投资占俄GDP的比例为20%多一点,而中国的这一比例达到45%。其次,俄罗斯没有正常的产业升级融资机制,如减轻专项税负。第三,俄罗斯拥有大量来自独联体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对他们的使用要比产业升级划算得多。常言道,基建工程营的两个士兵可以代替一台挖土机。最后,产业升级必将减少就业岗位,而失业率上升肯定会使俄失去长期以来精心维持的稳定。这种局面完全不是政府需要的,因此它不太鼓励企业朝这个方向努力。

  报道称,无论如何,低工资既是问题也是机遇,这意味着过去设在其他国家的生产部门可能迁至俄罗斯,从而推动俄经济增长。当然,这也意味着国家将沿“第三世界”国家惯常的道路发展,但现在已经顾不了那么多。

  报道称,即便是这种粗放型发展也需要资金。但由于政治紧张局势等因素,外国并不情愿对俄放贷和投资,而国内利率俄罗斯企业又承受不起。为摆脱困境,国家应开展改革以支持经济增长。遗憾的是,这一话题已经谈论多年,可还是说多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