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种子”长出产业“森林”,来自中科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嘉定产业基地的启示
20.03.2017 20:34
本文来源: 科学技术委员会
当你这两天站在金茂大厦88层观光厅,透过巨幅玻璃幕墙“一览群山小”时,也许很难注意到作为金茂大厦节能改造试验工程的一部分,玻璃上正贴着一种高透光的节能PET材料,可节约3%—5%的电费。
源自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红外物理国家实验室的节能镀膜PET技术,已进入生产中试和应用示范阶段,将很快形成产能和市场销售。为不断升级迭代节能镀膜行业共性关键技术,中科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嘉定产业基地正在筹建“节能镀膜工业应用技术工程中心”。短短一年间,转移中心嘉定产业基地共引进企业153家,新增注册资本8亿元,成果转化集聚功能初见成效。
更主动去科研院所挖掘培育项目
“这些平台看上去更像实验室,它们与地方经济有何关系呢?”听到评估专家的发问后,中科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主任唐铮陷入了沉思。2015年,该中心就建立起了张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集聚区的超精密制造创新中心、太阳电池标准测试平台、红外光电产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机器人标准化与信息服务平台等中试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如何让平台更有效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最大限度发挥技术转移应有的“题中之意”?
与此同时,嘉定区也在思考如何把集聚的科技力量转化为看得见的企业利润和地区经济实力。作为上海市建设科创中心六个重要承载区之一,嘉定区科技资源丰富,仅中科院的科研院所就集聚了6所。在共同的理念下,院、区共建的中科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嘉定产业基地在徐行镇应运而生。
有了物理空间,最省力的办法是闭着眼做“二房东”。转移中心却不肯“将就”,而是结合学科的发展方向来引进企业。他们理解这是个“双轮驱动”的关系,企业的能级提升需要学科支撑,而企业的需求也能为科研拓展方向。“以前是有了什么成果,就转化什么,还是比较被动的;有了嘉定产业基地这样一个机制以后,我们更加主动去科研院所挖掘、培育项目了。”中科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国平坦言。
在“最早十米”送上“第一铲煤”
“不同于一般投资人的‘扫射’,我们可以做到‘点射’。”从成果转化来说,技术、市场和资本是三大要素。关于技术,这支依托于中科院上海分院的团队很有自信,他们对研究所和科研团队了解得一清二楚。就拿石墨烯来说,全国少说也有几百个相关技术领域科研团队,究竟哪个转化价值大,转移中心从基础研究阶段就开始盯上了,从而建立起具有市场价值的“项目池”。
一列火车能在铁轨上跑,最重要的是“第一铲煤”,也就是“最早十米”。从事科技转化工作的人都知道,从原理到产品,有一段很长、很艰难的路需要走。尤其在技术中试和工业示范早期,一般不敢、也就没人愿意投资,因为风险实在太大。有的科学家有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能力,和企业对接时也言谈甚欢,但一转身对方没了下文,也就是这个道理。政府出一点、社会募一点,转移中心开创性地建立1亿元规模的“成果转化引导扶持基金”,为中试和工业示范项目添上“第一铲煤”。 他们还先行先试,与商业银行合作,为一些项目提供无抵押、无担保信用贷款,有望成为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投贷联动的第一个试点。
一些科学家有了技术积累后,对市场预判不足,结果做出的产品一个也卖不出去。为了改变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科研工作与地方发展“两张皮”的窘境,转移中心牵头共建“技术工程中心”,对藏在“深闺”里的技术进行集成开发的同时,对行业和市场进行分析、定位和培育。已经入驻基地的“核创院工程技术中心”,正是依托中科院先进核能重大技术攻关项目的技术溢出,在民用领域进行二次开发,将建设同位素药代动力学检测和放射性药物开发平台等。接下来,转移中心还将以中科院声学所东海站超声技术为基础,建设“超声技术工程中心”,计划年内孵育一到两家产业化公司,目前微创超声切割止血手术刀等项目已进入中试和示范应用。
提高转化成效,需要有好的“种子”
盛创科技园区46号楼,是转移中心嘉定产业基地的第一个园区。物理空间固然重要,但他们看重的并不是有几幢楼,而是希望通过集聚科技资源,放大输出的不仅仅是技术、产品和服务,更是可复制和推广的技术转移转化的机制和模式。
如何让更多科技成果走出科研院所的高墙大院?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朱志远说,高校院所的科技创新是驱动的源头,科研人员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要提高转化的成效,需要有好的“种子”,从发芽、生长到结果要有一个很好的培育体系和生态系统。中科院上海国家转移中心嘉定产业基地努力的目标,正是以地方需求为牵引,顺应产业发展方向,构建起这样一个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培育体系和生态系统,让一颗颗优良的技术创新“种子”发芽、长大、开花结果,蔓延出产业集群的“森林”。(作者:黄海华) 【来源】上海观察
本文来源: 科学技术委员会
20.03.2017 20:34
故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