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十院科研团队发现防治炎症性肠病新靶点
08.10.2014 16:46
本文来源: 同济大学
研究发现miR-10a主要表达在IBD患者的肠黏膜组织内树突状细胞和CD4+ T细胞上,其特异性抑制靶基因IL-12/IL-23p40亚单位和NOD2的表达。通过体内细胞培养和IBD患者标本研究发现miR-10a可有效阻断肠黏膜组织内的树突状细胞IL-12和IL-23的分泌;同时能够抑制IBD患者CD4+ T细胞向Th1和Th17细胞的免疫反应。该研究为了解IBD患者的发病机制和靶向生物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miR-10渴望成为防治IBD新的潜在基因靶点。
此项研究是在刘占举教授指导下,由吴维、何冲博士等经过近3年时间的探索,通过分析210例IBD患者外周血和肠黏膜组织,筛查出这一重要的miR。miR是一种小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分子,大约由21-25个核苷酸组成。miR通常靶向一个或者多个mRNA,通过翻译水平的抑制或断裂目标mRNA而调节基因的表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miR在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免疫病理和调节作用。本研究证实了在IBD发生过程中,miR-10a表达下降,不能有效控制重要的促炎症细胞因子(IL-12、IL-23)的表达,促使肠黏膜局部炎症损伤,造成组织破坏。因此,该研究为将来通过上调miR-10a表达,靶向治疗IBD成为一种可能。
IBD是一种病因尚不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往往有腹痛、便血、腹泻、消瘦、贫血等症状,目前尚无法根治。我国近年来IBD发病率持续升高,但对于发病的具体机制缺乏深入了解,因此深入认识IBD发生发展机制以寻找有效防治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临床上使用了不同的抗炎、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但疾病容易复发,出现肠梗阻、穿孔,引起致残,给患者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近年来随着免疫病理学研究的进展,国内外开展了新的靶向生物免疫治疗(例如抗肿瘤坏死因子单抗),起到很好的疗效,给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
近年来,刘占举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不断探索,在IBD免疫病理学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领域研究取得了优异成绩,先后在Gut、JBC、Semin Cancer Biol和IBD等杂志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本文来源: 同济大学
08.10.2014 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