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科普名片"国际影响力:建科技馆"造血"机制

20.12.2015  08:34

  原标题:申城“科普名片”亮出国际影响力

  12月20日消息:最近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国际科技中心协会(ASTC)年会上,上海科技馆理事长、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左焕琛荣获2015年度“罗伊·L·谢弗行业前沿奖”之“杰出行业领袖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人。

  ASTC是全球最具行业影响力的科技馆行业组织之一,一年一度的“罗伊·L·谢弗行业前沿奖”是该协会最重要的奖项之一。该奖项的获得,意味着上海科技馆作为一张代表着上海科普软实力的名片,已在国际上获得一席之地。

   创建科技馆“造血”机制

  中国博物馆行业有一个共同的难题——仅每天的水电费支出就高达数万元,得靠政府“买单”才能维持运营。建设上海科技馆,是上海市委、市政府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项目启动之初的一个目标是:希望上海科技馆能够摆脱政府“输血”,创建一种新的运行机制,靠自身“造血”生存发展。

  左焕琛担任上海科技馆的第一任理事长之后,开始尝试一条新路:通过理事会及时解决科技馆发展的各种瓶颈问题,成立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以“集众人之力、扬科普之光”为宗旨,大力推进科技馆和科普教育事业的发展。

  理事会开始向著名公司、银行、社会个人募集资金,捐赠形式有资金,也有实物和技术成果,仅世界轮椅基金会主席贝林先生捐赠的第一批标本估值就达1500万美元。基金会2001年成立至今,已累计募集资金和实物价值约2.5亿元。

  取之社会,也要用之社会,基金会和科技馆联手,将上海科技馆的科普资源“打包”装在一辆面包车上,驶向上海各区县和长三角。“流动科技馆”最远已经到过新疆、西藏等地。甘肃省环县习仲勋红军小学的一位教师写信给基金会说,“流动科技馆”引发了孩子的好奇心,“我从没看到孩子们有这样闪亮的眼睛”。

  今年公布的国际主题娱乐协会(TEA)与AECOM咨询机构组织的“2014年度全球最受欢迎的20家博物馆”评选中,上海科技馆从第16位上升到第13位,与日俱增的影响力引来了更多资源,一个良性循环的“造血”机制形成了。

   办馆理念紧跟时代潮流

  上海科技馆开放至今已14年,要不断吸引人们“走进来”,是一道不小的难题。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说,我们既要不断学习国外经验,也要以中国的独到视角用心策展。

  2003年,上海科技馆和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从美国黑鹰博物馆引进了“蜘蛛展”。事实上,这些蜘蛛的主人贝林先生曾因拓展工作场地,决定舍弃它们。左焕琛从废物堆里拾回这些蜘蛛的标本、模型和图片,并得到贝林先生同意后带回上海。标本模型等经过重新加工、设计和布展,成为一个精美绝伦、具有当代国际水平的蜘蛛展。

  开幕时,贝林先生、美领馆和美国商会的代表都应邀出席,蜘蛛展受到一致好评。正是这不经意间的首次合作,让贝林先生看到了上海的科普实力,也被左焕琛对事业的专注和敬业深深感动。此后,这位老人为科技馆慷慨捐献了700多件野生动物标本。

  “我们一直关注着世界博物馆的发展趋势。”王小明说,博物馆已从最初对物的关注逐渐转向对人乃至全社会的关注。200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在博物馆的定义中,首次把教育放到首位。

  紧跟这一理念的变化,今年开馆的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中出现了“探索中心”。孩子们沉浸在“挖化石”“听鸟叫”“做实验”等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教育活动中,到博物馆去参观学习也成了孩子们最爱的课外教育之一。就在自然博物馆开馆之际,基金会和科技馆共同创办了首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活动,以传递中国人保护环境、崇尚绿色的理念。

   从引进展览到内容创新

  2013年,上海科技馆作为中国首家科普教育机构亮相波兰,参加欧洲规模最大的科普盛会——“科学野餐会”。一场8分钟的《惊奇化学》,以极富张力的肢体语言和精妙的配乐,呈现了既富于科学内涵、又极具美感和艺术表现力的科学表演。这也是上海科技馆继2012年首次走出国门、赴巴黎参加科技节进行科学表演之后,又一次登上国际舞台。

  面对越来越见多识广的观众,科普形式必须不断创新。为此,上海科技馆5年前就规划成立了影视创作部门,科技馆科学影视中心主任李伟说,我们就是要打破国外对科普特种电影的垄断,拍摄既有科学内涵,又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科普影片,让我们自己的科普电影重回银幕。

  如今,科技馆的热门影片从编剧到拍摄,大多出自上海科技馆自己的员工之手。比如,科技馆拍摄了“中国珍稀物种系列”10部科普纪录片,《重返二叠纪》《剑齿王朝》等6部4D影片,先后获得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四川金熊猫奖等40多个奖项,还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影视节上屡屡斩获国际奖项。2013年,新西兰买下了影片公益场次的放映权,这是中国科普电影走出国门的又一次创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