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报]黄庆桥:今天的科学教育缺少一点什么?

17.10.2014  11:31

  当下,人们对科技安全越来越关心,并因此对政府决策造成影响。比如,由于担忧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负效应,在一些事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工程的立项上,民众难以与政府达成一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呢?

  已有的讨论视角多数集中于剖析民众的利己心理与行为;或从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之关系的维度,探讨政府在决策上的种种失误。其实,我们习以为常的对科学技术的单向度观点同样值得反思。

  这一单向度观点是指,长久以来,我们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科学技术能够促进社会发展、改善生活,所以科学技术是好的,发展和利用科学技术天经地义。由于忽视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对科学技术危害性的具体知识便极为匮乏,比如,对于垃圾焚烧厂的危害、小区附近通信基站的辐射等,这些具体的危害,普通公众又真的能了解多少呢?人们常说,无知是最可怕的敌人,正是这种无知,使得恐惧无限放大,凡事宁可信其有而不信其无,这种如瘟疫般蔓延的恐惧,极易传播和流行,在行为上更加盲从,导致沟通不畅、决策难以执行等。

  那么,改变这种局面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在中国,科学教育、科学传播、科学普及三个词汇时常见诸报端,它们承担着传播、普及科学知识和教育公众的重任,可以统称为科学教育。然而,科学教育近年来也饱受诟病。人们总觉得,科学教育不算很成功,似乎缺少一点什么。

  首先,科学教育缺乏批判性,往往观点先行代替了深沉理性的反思。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媒体的报道,大部分情况下对于科学技术的定调是预设好的——也就是上文所说的“科学技术是好的”,突出强调科学技术的工具价值。这种观点先行式的教育在遮蔽掉科学技术复杂性的同时,也让人们形成了对于科学技术的固化思维方式。当新的技术出现时,人们总是抱以热情的欢迎和拥抱,而不去问问这种技术可能会带给我们的伤害。当科学技术负效应突然与我们比邻时,我们选择了盲目的排斥,而不是首先搞清楚我们可能受到伤害的边界条件。

  其次,科学教育缺乏独立性,仰视科学代替了质疑科学和平等的讨论。因为我们过于注重科学技术改造自然的力量,所以很多人跪倒在科学的泥沼中,科学教育也是依附于科学技术这个巨人,服从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而缺乏独立性。在我们的科学教育中,不仅科学技术高高在上,科学技术专家也高人一等。媒体过多地倾向于传播科学技术能为我们所用的一面,对消极面轻描淡写,可以说是为科学技术这一尊者讳。

  再次,科学教育缺乏参与性,单向的灌输说教代替了公众参与。在西方发达国家,公众对科技发展指手划脚、对科学家说三道四、对科技政策激烈质询、对科研经费刨根问底……总之,公众对于科学技术及其从业者的“刁难”是很正常的现象,这是科学共同体与整个社会的良性互动,得益于公众参与科学教育这一理念的深入人心。然而,在我国,科学技术工作者、教育者和管理者似乎还不太习惯于公众的这种“发难”。就科学教育而言,大都是居高临下的说教与灌输,还没有放下身段与公众进行平等、广泛而有效的沟通。

  科学教育面貌的改变非一日之功,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亦非一蹴而就。当下,在科学教育上,打破科学技术至上的神话,树立平等观念,全面、客观、批判性地传播有关科学技术知识,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有效的途径之一。如果科学教育能够做到这些,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也并非遥不可及。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理学博士)

来源:《 上海科技报 》 2014.10.17 第B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