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报]科技人才计划体系助力青年成长
“十二五”期间,上海设立了创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一目标。经过多年发展和完善,上海已初步形成了从博士后资助计划、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及其跟踪计划等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阶梯式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并培养出了不少杰出人才。
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人才建设,青年是基础。20多年来,上海青年科技人才计划体系已资助超过2500人,资助金额超3.5亿元,其中还诞生了多名中国“两院”院士及众多国家级科技精英人才。
启明星已资助2300余人次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由市科委于1991年设立,旨在选拔和培养优秀青年科技人员,以项目扶持方式,为青年科技人员起步,领衔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等工作提供经费资助,通过科研实践和其他实践活动,促进优秀青年科技人员脱颖而出,成为学科、技术带头人。
2005年,为提高上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选拔和培养一批优秀企业青年科技人才,市科委特设立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B类)旨在以项目扶持的方式,支持企业青年科技人才领衔开展研发实践,促进企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帮助其成为企业科技骨干和技术带头人。
项目成立至今已资助2322人次,资助金额达30646万元。资助人数、资助范围、资助力度逐年增加。从1991年每年资助几十人扩大到2015年每年资助百余人,单项资助强度也从5万元提升至如今最高20万元。
“虽说项目名称是‘启明星’,但其实近几年入选人员已经是行业中的‘明星’了。”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处处长陈馨告诉记者,当初对启明星计划的定位在于提供给年轻科研人员“第一桶金”,然而随着科技人才成才越来越早,如今的“启明星”们常常已经是业界的佼佼者。
市科委调研发现,许多应届博士生毕业后参加工作不久,他们虽然思维活跃、敢于突破却由于资历尚欠,难以获得启动科研工作的资金,限制了一部分人的创新思维。
因此,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由市科委于2014年设立,资助对象年龄也由“启明星”计划的35岁以下调整为32岁以下,目的更加明确,旨在选拔和培养优秀青年科技人员,以项目扶持的方式,帮助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加快成长,为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的实施奠定更好的人才基础。
据了解,杨帆计划在2015年共资助149位青年科技人才,单项资助额在10万元,共资助了1490万元。
两项目资助金额将翻倍
2015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1名新院士,其中沪上7人当选。中国工程院共选举产生70名新院士,上海有6人当选。上海产生13名本土新院士,数量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
值得注意的是,这13位新科院士除2人外,其余11人前期均获得过市科委项目或人才计划类项目的资助。新科院士其中9人获得过学科带头人计划支持,2人曾获启明星资助,平均都是在14年前获得的支持,得益于市科委对人才计划着重于培养的定位,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陈馨表示,为了激发更多青年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为科创中心建设输送新鲜血液,从今年起,启明星计划与青年扬帆计划的资助金额均将翻倍,分别升至40万元与20万元。此外,青年扬帆计划还为了满足交叉型学科申报课题的要求,鼓励更多交叉型人才,去年新增了“脑科学与类脑人工智能”交叉型研究人才的培养计划。
来源:《劳动报》 2016.01.17 第03版 都市
原文: 科技人才计划体系助力青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