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展望“十三五”城市发展 解决城乡协调首当其冲[图]

29.12.2015  09:35

城市发展存在诸多需要协调的矛盾和关系,作为‘老大难’的城乡问题首当其冲,城乡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不协调和不均衡。”在12月26日于上海召开的“2015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秋季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刘士林提出上述观点。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三五”布局也到了最紧张关键的时刻。与会专家认为,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作为经济发展核心的城市同样迎来了自己的新挑战。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增长同步减速,城市人口、空间及政策红利逐渐减少,各种在快速发展中掩盖的问题和“后遗症”迅速浮出水面。    

与会专家表示,面对人口红利衰退、建设用地趋紧、城市经济减速等不利局面,以及建设智慧城市、人文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创新型城市等多重任务与压力,如何通过编制科学的城镇规划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制定有效的政策政令防止城镇改革加速器“空转”,构建科学可行的技术路线推进城镇精明和有质量增长,应该是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    

刘士林表示,希望未来中国城市工作能够少些仅停留在概念上的务虚,多些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研究问题和分工干活。以城乡问题为对象,发现真问题,提出管用的好方法,形成系统解决方案。同时,用什么方法去观察,用什么理论去分析,用什么标准去评价也十分重要。    

苏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余同元认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方面是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因地制宜、稳步推进,走内涵式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将传统村落、自然风貌、文化保护结合在一起,给原生态村庄嫁接现代文明,使现代化的村庄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符号,使具备条件保留和发展的村庄做到“风貌古朴、功能现代、产业有机、生态拯救和文化复归”。    

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指导下的城市社区发展模式,应从效率优先转向生态优化”,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高小康认为,未来城市社区的发展,应当更加注重管道化封闭式社区与海绵化开放空间的互补,注重平民记忆场所保护,包括文化传承的生活化与环境保护的人文化,注重休闲化与老龄化空间建设。生态优化要实现众创、内卷与公共分享式的发展。    

建设智慧政务的新范式——“SMART”范式,由提供人本化公共服务、构建智慧化治理机制、形成标准化架构系统、提供开放式共享资源、及确保互动式运作透明五个要素构成。上海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文富认为,其中人本化公共服务是智慧政务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智慧化治理机制是智慧政务的关键所在、标准化架构系统是智慧政务的技术保障、开放式共享资源是智慧政务的重要基础,互动式运作透明是智慧政务的必要保证,五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此次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光明日报城乡调查研究中心主办,由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教育部《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课题组、上海交通大学斐讯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承办。由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承担的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重大研究项目《中外城市群比较研究对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启示研究》开题及研讨会也在论坛期间举行。    

2015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秋季论坛”会议现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5.12.28  

原文: 展望“十三五”城市发展 解决城乡协调首当其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