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两会热议:让沉睡仪器变创新利器
2013年底,我国共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近9万台(套),其中高校和科研院所持有54918台(套),而当年这些大型科学仪器的对外服务率仅为10.6%。
近年来,我国科研设施与仪器数量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其利用率和共享水平不高的问题日渐突出,资源闲置浪费现象严重。今年,这一问题依然成为全国两会关注的热点。
“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向社会全面开放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让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备感赞同。他们认为,让更多科技资源实现开放共享,让“沉睡的”仪器变身为“创新利器”,无疑是科技体制变革迈出的重要一步。
1/3仪器基本不用
针对一些地方和部门科技资源配置分散、封闭、重复建设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强调:“要从健全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全社会创新能力的高度,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把公共财政投资形成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让它们更好地为科技创新服务、为社会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蓝闽波长期与仪器装备打交道。他指出,中国已成为国际上大型仪器供应商关注的“热土”。 一项针对全国高校4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有近一半的大型仪器使用效率不高,有近1/3的大型仪器使用效率极低,也就是说,约有2/3的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还有待提高。
“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资源效能,建立有效的大型仪器共享制度和运行管理模式,可使大型仪器对国家科技发展的支撑作用得到全面体现,该工作已成为创新型社会建设过程中的一项紧迫任务。”蓝闽波说。
存过度市场化倾向
对于科研仪器设备的“病痛”,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刘忠范有着切身体会。“现在一些科研仪器平台使用有过度市场化的倾向。”刘忠范认为,过度市场化会导致很多仪器管理者或所有人把它用作赚钱的工具,“这在起点上就出了问题”。
在他看来,过度市场化必然导致重复购置的问题。“几乎每个实验室都在重复建设小型仪器平台,造成大量浪费。”
刘忠范的一些学生毕业后到哈佛、MIT等名校学习,很多人都注意到,美国的实验室仪器比不上中国。后来学生们发现,这是因为美国的公共仪器平台非常好,实验室根本不需要自己购买所有设备。
让老院士感慨的还不仅于此。我国科研仪器平台利用率不高,一些高端仪器的价值无法挖掘出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技术支撑人员不足。而深层次原因则在于技术支撑人员的待遇较差。“一个是工资待遇上不去,另一个是社会地位不高。”刘忠范说。
部分公共仪器平台的过度市场化,不仅带来重复购置、资源浪费等问题,还导致平台公益属性丧失与服务同质、低水平化等问题。这种恶性循环的现状已让科技界倍感煎熬。
建立高水平开放仪器平台
2015年1月,国务院宣布向社会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为打开“沉睡的”仪器资源库迈出关键一步。这份名为《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将探索建立统一开放的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并将所有符合条件的科研设施与仪器纳入平台管理。
其实,在《意见》出台之前,我国在仪器设备建设上已经有了很多实践。从2005年至2014年8月底,国内先后认定了23家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部分省市也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探索。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罗平介绍,去年11月,中科院合肥大科学研究中心正式获批筹建。大科学中心的首要任务就是建设科学装置集群,依托科学装置的优异性能吸引世界各地的优秀科学家进行研究。
“这样的大科学中心会成为世界杰出人才的聚集地,世界最优秀科研成果的诞生地,也是解决很多重大科学问题的依托平台。”罗平说。
罗平介绍,安徽省去年出台的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1+6”政策中,就包括鼓励支持大型仪器设备共用、共享的具体内容。“这对于一些科技型小企业或科研机构来说肯定是一件好事。”
“实际上我国目前的公共仪器平台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刘忠范也认为,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政府必须加大基本设施、高精尖仪器的投入,而高效的仪器开放平台能够从整体上避免重复建设,节省资金和宝贵的实验室空间。
而蓝闽波则直接把意见带到了两会。他在提案中呼吁,尽快理顺我国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体制,推进资源共享,同时通过立法予以保障。
原文来源:《中国科学报》2015-03-11 第四版| 作者:王俊宁 王珊
原文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5/3/297835.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