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上海“科创22条”
7月6日,同济大学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以及意大利欧洲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四方将共建“地震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这一联合实验室将对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员实行全球招聘,并按照国际薪酬标准提供相应的津贴和待遇。其中,国际博士后的起薪有望在15万至20万元不等——粗略计算,为目前国内博士后待遇的3-4倍。
业内专家告诉记者,受益于不久前发布的上海“科创22条”,地震工程联合实验室在引智上的大动作值得关注,“可以预见,沪上高校已开始从‘科创22条’尝到甜头。”
据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吕西林教授介绍,我国是多地震国家,减轻地震灾害已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在地震工程研究领域,以国际合作来应对地震灾害这一全球性问题将是大势所趋。经过50多年发展,我国在地震工程领域的研究已跻身国际前列。同济目前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具有四座振动台的多功能振动台阵试验系统。在土木工程防灾,尤其是抗震试验研究上,多功能振动台被业内视为“令人艳羡的科研利器”。
在同济大学科技处处长贺鹏飞看来,目前国内高校的学术研究水平跟发达国家相比,出现了跟跑、并跑、领跑共存的局面。而中国的地震工程研究要从“并跑者”成为“领跑者”,组建高水平的国际化研究团队是不二选择。
事实上,同济借助全新的国际联合实验室,揽才力度明显加大。以招聘国际博士后为例,按照原先的规定,外国人在沪做博士后研究必须获得工作签证,外国留学生在上海毕业后必须回国工作2年才能到上海就业。而按照新出台的“科创22条”,拥有硕士以上学历的留学生直接在沪就业的试点已经启动。
另一方面,待遇偏低一直使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招不到优秀科研苗子。而对接“科创22条”,科研经费的投入将不断优化——今后将允许把更多的经费“用在人头”上。由此,同济地震工程联合实验室此次给国际博士后和博士生都提供了与国际接轨的待遇,其中,对博士生将实行免学费并提供6万元奖学金的资助。
吕西林介绍,未来3年,该实验室将在震后可恢复功能的土木和基础设施工程、重大建筑工程防震减灾等5个前沿专业领域,面向全球招聘大约10名博士生和10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在遴选时也将按照国际标准,进行严格的学术评估。
同济的“筑巢引凤”还只是刚开始。在学校的议事日程上,包括城市规划、环境、交通等在内,近期还将有7个项目组建国际联合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