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混种绿化带织“绿网”可有效防霾
污染的治理无法一蹴而就,然而重重雾霾却危及健康,有没有一张城市“过滤网”能够净化空气,为居民带来更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的城市森林调研团队通过取样和分析,对上海19种常见乔木树种单位面积叶片上PM2.5和PM10的干沉降速率进行了测定后发现,日本五针松、池杉、圆柏等植物的叶片具有很强的滞尘能力,将这些“吸霾能手”智慧组合混种形成绿化带,将有效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大气污染。
城市森林植被如何削减颗粒物等大气污染?研究团队成员、上海城市森林生态站殷杉博士解释,植物叶片和枝条可以直接截取和固持大气尘埃,使其脱离大气环境,林带、片林等植物群落则可降低风速、改变风向,使大气污染物沉降。“植物的叶片是净化大气颗粒物的主要器官,大气中的粗颗粒物通过重力沉降和惯性作用撞击到叶片和树枝,细颗粒则通过布朗运动到达叶片表面,当细颗粒随气流环绕而接近叶片时,会被吸附或粘附,最终滞留在叶片表面,这个过程就是干沉降。”殷杉说。
哪些植物具有更高的净化能力?团队调研了上海19种常见乔木树种,发现日本五针松、池杉、圆柏、广玉兰、雪松、罗汉松、国槐、女贞、青桐、银杏等,对PM2.5的干沉降速最高,这些植物对PM10也有不错的干沉降速率。
研究表明,在靠近机动车道路两侧,绿化带越宽,对大气颗粒物的削减作用越明显。因此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两侧,应建100m宽的绿化隔离带,至少不应低于20m宽度,以阻隔交通污染。不过,绿化带内植物密度存在“最适宜”范围,如种植密度过高,防污染效果反而不佳。郁闭度70%、疏透度30%的绿化带群落,可阻滞30%-50%由交通排放和道路扬尘的总悬浮颗粒物(TSP)。
来源:《新民晚报》 2015.03.17 第A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