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看生态环保与经济效益如何兼得?
上海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范例系列报道❶
农田是城市天然的绿色屏障。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保留下的140万亩水稻田除了满足粮食生产重任外,还承载着季节性人工湿地的生态功能。“十三五”期间,在生态涵养的整体规划下,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已成为上海都市现代农业的题中之义。精耕细作,使用有机肥,发展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都市农业在开发生态种养模式、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上,做着种种有益的探索。
【现场】
勤劳多面手:能种田,会养猪,还是农机手
炎炎夏日,李春风一早起床,推着装满饲料的料车走进猪舍。500多头猪听见主人熟悉的脚步声,叫唤得更加欢实。4个多月出栏,一年三批次1500多头,今年,李春风已经卖了两批次猪,到手纯利润就有6.6万元,照这个形势来看,收益应该高于去年。李春风手里的簸箕熟练地倒腾着,整个猪场很快平静了下来。前一段时间的连续高温,这些肉猪胃口稍稍欠佳,但长势还算正常。当棚舍里的温度超过34℃,李春风就会开启湿帘装置,很快就把室温降低5℃—6℃。现在田里的活不多,李春风和妻子一心扑在猪舍里,每天将1吨的饲料分20车运到棚舍,还有早晚各一次的清棚。记者看到,猪舍里刚引进了一个自动喂料装置,可以将干饲料混水让猪吃,饲料装置还能控制时间、喂食量。“这个机器3600元一台。如果试用下来效果好,可能会在其他家庭农场推广开。”李春风想着,下一步要建造自动饲料线,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劳动强度。
今年37岁的李春风,家住松江区泖港镇腰泾村。“一个人种300多亩田,一年养殖1500多头猪,农忙时还当农机手。”勤劳的多面手——这是当地村民对他最直白的描述。去年获选“全国十佳农民”后,李春风的名气更大了,而他的生活还是一如既往:不是守在田头,就是在猪舍里干活。
2007年,松江区刚刚推行家庭农场,李春风经过郑重考虑,辞掉城里工作,回村接过父亲的班,重新做回农民,成为了松江第一批家庭农场承包经营户。近十年的经营,勤劳好学的李春风搭准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脉搏,最早实现了“三三制”轮茬耕作,最早掌握了农机驾驶,最早使用机直播技术,最早参加家庭农场主职业培训,加入种养结合模式。他能种田,会养猪,农忙时还是农机好手,345亩的耕作面积,是松江大多数家庭农场主的3倍。近两年,李春风陆续购买了三台拖拉机和一台收割机,成为村里的“农机好手”,农忙时,他还同时负责为其他3户家庭农场翻耕、收割,总面积近800亩。上半年,李春风分三批次将水稻种下去,最早的品种有望在国庆节上市。记者获悉,今年,松林工贸公司与李春风签订了收购200亩水稻的协议,收购的稻谷将统一使用“松林牌”松江大米品牌。对于李春风而言,松林工贸的每斤收购价比市场价高15%,拿200亩地每亩1200斤来计算,这个协议大约能为他带来4万多元的增收。
“种养结合”的模式下,李春风经营的345亩土地,每年可产出40多万斤粮,足够供应700多人对于大米的年需求;一年3个批次1500多头生猪的养殖规模,可满足3000多人对猪肉的年消费需求。李春风的收成几乎相当于传统农业时期一个生产队的产量,而他的多面劳作也为自己的小家庭带来40多万元的年收入。
【模式】
万亩粮田为何要养虾?
2008年8月,上海沧海桑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对浦东滨海的5万亩盐碱滩涂进行开发垦复,分两期将滩涂土地改造成了生态粮田。如今的粮田边上,一片全新的稻虾共生智能化产业基地正在试验立体种养:240亩养殖区域内,16个标准养殖大棚已全部建成,每个大棚平均占地15亩。万亩粮田为何要养虾?其实这是上海沧海桑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一项土壤修复工程。
东滩毕竟属于盐碱地,土壤板结,不利农作物生长,近几年来,沧海桑田公司尝试各种土壤改良方法:施有机肥成本太高,成效不大;靠休耕自然修复,不仅时间长,而且修复期没产出;稻鱼混养结果也不理想。2015年,公司利用一个大棚试验养虾后再种水稻,居然有不错的效果。随后,沧海桑田公司与正大集团合作,投入1.8亿元进行稻虾轮作土壤修复试验,从美国引进虾种,由正大集团的国际团队进行管理,采用两年养虾、两年种水稻的方式,进行循环作业。同时,从附近的发电厂引入余热,敷设地暖管道,解除冬季与夏季对农业的气候限制,一季种粳稻、一季种再生稻,使上海冬季种植水稻成为一种可能。由于采取两年种植、两年休耕的方式,万亩粮田有机会“休养生息”,更可为上海及长三角区域提供优质虾苗及成品虾。
【访谈】
生态岛循环农业:一亩地上产出逾三亩的价值
盛夏时节,“水晶天”映衬着嫩绿的稻田,仿如一幅画。一阵东南风温柔地拂来,依稀可见两三个黑点浮在水面,“狡猾”的甲鱼还未等人走近,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窜回水里,俯身一看,还有数不清的小龙虾、小螃蟹窜进泥穴。对于这般“水稻与水产共舞”的场景,上海春润水产养殖合作社负责人沈竑如数家珍,称其为“多物种相生”的循环农业:稻田为小龙虾提供栖息环境,部分虾苗作为牛蛙、甲鱼的专用饵料,形成一条有序的生物链。
从2004年在崇明竖新镇大东村成立上海沐雨生态农业公司至今,沈竑,这位上海水产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已在崇明田间摸爬滚打了十多年。要问沈竑这十几年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他表示,在农田里打造了一条“稻—虾—鳖”共生的生态产业链,使亩产值达到1.5万元。
记者:“稻—虾—鳖”共生的生态意义在哪里?
沈竑:传统种植方式,提升产量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化肥和农药,然后确保土地高产出。而培育“稻—虾—鳖”共生模式,允许自然界动植物和谐共生,而非竭泽而渔。小龙虾是农药的指示生物,一旦水稻里喷洒农药,小龙虾就会死去,因此“稻虾”共生模式产出的水稻亩产比常规种植低,但品质得到保证,而且有小龙虾作为补充,经济效益还不错。当“稻虾”养殖获得成功后,我觉得这条路子走对了,但必须再提升土地产出。我在某些资料上获悉,鳖以龙虾为食料。于是灵感迸发,将“生物链条”再延伸一步,打造一条“稻—虾—鳖”共生的产业链。循环农业模式下:水稻生态无污染、小龙虾肥壮、野生鳖营养价值高,三者叠加产生的经济效益,让一亩地上产出逾三亩的价值。
记者:如何继续提升土地价值?
沈竑:2011年,我在仙桥村流转了200多亩土地,打造“禾偕水产生态园”。在这块基地,游客可以直观地看到“稻—虾—鳖”和谐共生的美丽场景,甚至还有黄鳝、泥鳅、牛蛙的“加盟”。再要提升土地产值,我认为开辟“田间超市”销售模式不失为良策。我的计划是:把广阔的稻田设计成观光休闲的好去处,让市民在参观现代农业过程中,放心地把“菜篮子”交给我们。设想一下,田埂上奔跑着鸡鸭鹅和羊群,稻田里养着鱼虾蟹。想要学习,在田间课堂听一听学一学;想要亲自动手,去稻田抓一抓龙虾、黄鳝和甲鱼;期待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农旅结合的典范。
手记
以生态保护为导向,构建种养结合循环农业
传统农业“种管种、养管养”的单一模式,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且经济效益也有限。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既能提高粮食质量,增强农业竞争力,又能增加耕地潜力,实现藏粮于地,保障粮食安全。
种养业结构配置是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框架,优化种养业结构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主体任务。可以说,孤立的产业发展越快,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越大,因此,要从源头上解决发展生产、保护生态之间的平衡问题,让废弃物变成资源,让资源变得有效益。
近年来,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各种典型的种养循环模式:“猪沼果”、“稻虾(水产)共生”等都充分利用了农业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控制了废物排放,提高了生产效益。把农业当作生态工程来做,视郊区现有的“红线粮田”为城市不可多得的“季节性湿地”;把农村生态链重新接上再建“循环”;充分利用农业生物的特性,尊重自然生态规律,构建产业间循环链条和不同层次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上海的探索无疑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
案例
松江种养结合家庭农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及上海市第二轮三年环保行动计划的深入,松江关闭61家畜禽养殖规模场,畜禽养殖量急剧下降。为了生产与生态的和谐,在2004年起探索试点农牧结合的生产方式,摸索便捷、有效的猪粪尿还田技术以及与生猪养殖规模相适应的农田消纳面积,从中积累了宝贵经验。2008年在粮食家庭农场发展的基础上,推广种粮与养猪相结合的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生产模式,即以家庭为经营主体,农民在种植粮食的同时饲养生猪,将养猪产生的粪尿液作为肥料施于农田内,形成了既能保护环境,又能发展畜牧生产、并能促进农民增收的一种农业生态循环模式。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松江区种养结合家庭农场从2008年发展至今累计建成79家,达到年上市生猪12万头的规模。截至2015年年底,累计为市场提供生猪656批、32.68万头,农民通过种好地、养好猪、用好肥,不仅生态效益显著,更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户均养殖收入达到8万元左右。
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是松江创新发展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围绕着“稳定、完善、发展”的理念,松江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建设与管理。模式推广8年来,养殖面源污染得到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更有保障,农民收入稳中有升。
生态环保是现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和必然方向,松江畜牧业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并重,并先试先行,实现了农业内部良性循环。今后松江区的种养结合家庭农场进一步以抓好完善与发展,引领畜牧生产新常态。
按照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原则,在已建79家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基础上,规划实施新一轮建设,在小昆山镇城镇化试点和新浜镇万亩设施粮田改造项目中,配合种植业化肥农药减量化工作,新增21个种养结合养殖点,至“十三五”期末实现100家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目标,达到年上市生猪15万头规模,带动更多的农户家庭专心务农获得收益,让农业成为体面的职业。同时,积极关注技术创新与管理提升,加快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减少养殖劳动强度、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强化管理实效性等,不断增强种养结合模式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让从业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上海春润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以追求产量获取经济效益的单一品种的种植、养殖模式,难以降低化肥、农药等药物的使用量。过量的氮磷和残留的农药进入河道和土壤,不仅会影响水体质量,也会导致土壤日渐板结。因此,改变单一品种种植与养殖,调整农业结构,引导常规农业种植向种养结合高效生态农业模式转变,是崇明生态岛建设的一个重要措施。
“禾偕水产”是指水稻与水产共生同行,达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增加农田综合经济效益,是一种生态共赢生产模式。禾偕水产生态园按照禾偕水产产业要求初步建设成为种养结合生态农业基地,由上海春润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经营,基地区域面积1000多亩。禾偕水产生态园示范基地是把稻虾鳖共生、稻虾鳝(鳅)和稻蟹共生等成熟技术集成在一个区域内,并结合科普体验旅游、田间特色种养殖,打造禾偕水产科普农旅结合新天地。
春润水产合作社禾偕水产模式生产的甲鱼——“稻香鳖”,大米——“虾恋米”,小龙虾——“禾偕虾”等均已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由于生长环境自然生态,大米、小龙虾、甲鱼等产品不仅品质好、口感也好,而且安全健康。这种模式既可以丰富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相生关系,形成自然生态循环,除了控制化学农药使用以外,还可以减少化肥施用量50%以上,稻秸秆100%还田。
春润水产合作社禾偕水产循环农业发展计划和目标: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养100名禾偕水产技术农民,为产业化发展崇明禾偕水产产业打好人才基础。一是2016年选择10个家庭农场,每个家庭农场50亩左右,发展禾偕水产产业;二是2017年再增加10-20个家庭农场;三是2018年发展到100个家庭农场从事禾偕水产,禾偕水产总面积达5000亩左右。力争经过三年的努力,把崇明生态岛“虾恋米”、”稻香鳖”和“禾偕虾(鳝、鳅、草龟)”等打造成上海知名品牌,可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正大桑田(上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浦东新区东滩万亩粮田位于浦东新区老港镇东部,基地区域面积5万亩,由盐碱滩涂开发垦复而成,已经建设成为高标准设施化农业基地。目前基地由浦东新区民营企业上海沧海桑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营。
2008年8月,沧海桑田有限公司对位于上海浦东滨海的5万亩盐碱滩涂开发垦复,经过近两年的开发垦复,先后突破了互花米草难根除、土地淤陷严重、土地盐碱度高、耕地地力差等技术性难关,分2期将东滩这一片通过促淤围垦形成的滩涂土地改造成了生态粮田,实现了“当年垦复、当年种植、当年丰收”的历史性突破,为全市新增耕地面积3万余亩,东滩基地每年生产粮食近1.5万吨。2013年2月,又启动了对浦东临港东滩1.6万亩滩涂的开发垦复工程,分2期,于2014年5月完成了对该片滩涂的垦复,种植水稻成功。2012年以来,公司又和泰国的正大集团合作,组建了正大桑田(上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滩涂资源,发展滩涂农业。
目前,公司正积极发展稻田养虾产业,基地建立在原有稻田基础之上,不破坏土壤耕作层,亦不破坏原有供、排水系统,充分利用水稻的种植空间养殖虾苗,提高水稻田的生产附加值;虾的排泄物可以充当有机肥改良土壤,减少肥料使用,有利于发展有机种植。而且可以利用浦东东滩丰富的海水资源,以及毗邻发电厂,热能取用便捷的优越养虾条件,借鉴学习泰国正大集团养虾技术,开展对虾养殖。基地总规划面积4500亩,目前在建的一期工程面积340亩,预计年销售额可达10800万元,年利润1004万元,能够大大提高东滩基地的经济效益。
在今后的发展中,公司将不断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并重点探索稻田养虾技术;强化产品质量控制,丰富产品销售模式,逐步形成特色鲜明、技术水平全国领先、产品优质安全、种养有机结合、管理理念先进的发展模式,最终达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者的高度统一。
记者 欧阳蕾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