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食堂向社会开放 解决白领青年午饭难问题

21.11.2019  13:51
漕河泾社区食堂为老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菜品。 本报记者 袁婧摄 - 新浪上海
来源: n.sinaimg.cn

  原标题:菜品口味有规律波动、爱心餐椅三百六十度旋转、照片墙让人回忆满满 “共享大食堂”一餐饭的花样经

漕河泾社区食堂为老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菜品。 本报记者 袁婧摄

  老底子的上海人会亲切地唤单位食堂为“大食堂”。时光流转,这一称谓如今被移植到了社区食堂。一个“”字点出了社区食堂面向人群之广——不仅服务老人,在有余力的情况下,也对其他社区居民、周边写字楼白领青年开放。

  这样的“共享餐桌”,不仅一举解决了长期制约社区食堂发展的客流量问题,也顺势破解了白领青年的“午饭难”问题。出人意料的是,这一基于现实的选择,无意间还碰撞出了火花——犹有余力的社区食堂向更多年轻人开放,不同代际在同一空间交流,聊天话题因此有了更多延展性。老人们充分感受到了青年人的蓬勃朝气,而初到上海闯荡的小年轻们则趁此机会了解了所居住社区、所工作区域的故事……

  一个能同时抚慰社区老人、白领青年的温暖“小餐桌”,让一餐饭在暖胃之余更温暖人心。

   有规律波动的菜品,成了这里的“核心竞争力

  不久前刚开业的漕河泾街道社区食堂选址有些特别:运营方抛弃了嵌入居民区这一常规选项,而是在一幢商业楼宇内“死磕”下了约450平方米的一楼门面房。

  这一选择其实与大城养老服务的一大瓶颈密切相关:要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居民区再挖出符合相关部门要求的助餐空间,还要满足消防、食品安全等各方面要求,推进速度过慢,社区老人们等不及。漕河泾街道因此将社区食堂放在商业楼宇内。运营方也测算过,这一地点距离周边居民区都不远,脚程快一些的老人不到十分钟就可以走到。

  漕河泾社区食堂运营负责人鲁小锋告诉记者,一个仅吸引社区老人的食堂大概率是要“亏本”的,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区食堂“自我造血”——在没有额外补贴的情况下也能正常运转。

  转眼开业近半年,老熟客已摸清漕河泾社区食堂的用餐规律——口味清淡一些的要早去、口味重一些的则晚点去。保持菜品水准一致是一间社区食堂的核心竞争力,为何漕河泾社区食堂竟反其道行之,让菜品口味如此有规律地波动?原来,为了照顾身体机能、味觉习惯有着极大差异的社区老人和白领青年,食堂每天中午都会烧两波菜:上午10点半,漕河泾社区食堂准时开第一波午餐,这既是为了满足老人们早点吃饭的需求,也是为了延长运营时间,保证一定的“翻桌率”,第一波米饭偏软,不会硌到老人们的牙齿,菜品也注意少油少辣,尽量不用刺激性调味品;11点半以后,白领青年陆陆续续来到食堂,第二波午餐顺势上新,米饭偏硬,菜里会多放些辣椒,更对小年轻的胃口。

  社区食堂菜单不仅根据适用人群量身定制,还会根据季节变化推陈出新。天气渐凉,食堂新推的秋冬菜单中,一道道冬季靓汤成为食客们的“心头好”。黄豆猪手汤、乌鸡山药枸杞汤……在渐凉的秋日里喝上一口温补的汤品,暖意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