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东华路社区老年食堂低价运营三年的奥秘——老年餐,一顿只要三块三

29.07.2014  18:47

   (人民日报) 两荤两素还有汤,一餐只要三块三,这样的低价餐出现在昆明东华路社区的老年食堂。

  这么便宜食堂能办下去吗?降低运营成本、与社区商户合作、政府补助、企业捐赠……三块三的食堂已经办了三年。

  三年的坚守,食堂不仅是食堂,还是老伙伴们见面聊天的平台,还是社区、企业、居民良性互动的纽带。

  四菜一汤三块三,这样的就餐标准,昆明市官渡区东华路社区老年食堂已经坚持三年。

  这么便宜,老年食堂吃得如何?运转怎样?除了提供饭菜,它还为这个社区提供了什么?记者进行了探访。

  100元吃30次,划算得很

  中午11点半,昆明市官渡区东华路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人饭桌”准时开餐,社区里的老人手里拿着自己准备好的餐具,排队按顺序打饭。

  在打饭的窗口,老人们会出示一张就餐卡片,卡片上面标有1至30共30个数字,根据老人打饭次数,工作人员将依次在相应的数字上打钩。

  “一张就餐卡可以用30次,每张卡片100元钱,算下来每餐只要3块3,每餐2荤2素加1个汤,划算得很。” 自2011年东华路社区食堂开张起,今年已经79岁的孤寡老人赵芬就在此就餐,在食堂门口赵芬和记者拉起了家常。

  记者观察发现,老年食堂饭菜管饱,口味也比较适合老年人。“要是不方便出门社区还会往家里送。”赵芬告诉记者,自己每个月生活费也就千元左右,由于身体不好需要买药,社区食堂给她省去很大一笔开支。

  “平时吃穿儿女都会买好,每月还有1500多元的退休生活费。”77岁的独居老人吴秀珍告诉记者自己手头还算宽裕,可平时还是会选择来到社区食堂吃饭。“吃不了多少东西,买菜做饭太麻烦。”

  记者了解到,来此就餐的老年人多半是为了省去做饭的麻烦,也有部分身体欠佳的老年人反映在社区老年食堂就餐更省钱。

  据东华路社区党总支书记杨晓玲介绍,东华小区是昆明市的第一批商业住宅区,目前小区内60岁以上的老人有近4000人,老年人占整个小区常住人口的40%,其中“纯正”的空巢老人就有50多人,如果算上儿女生活在昆明但不与老人一起居住的,人数更多。“即便家里有年轻人,周一至周五的中午时间,一般还是老人独自在家。”

  “让社区老年人中午能吃上一顿舒心可口的饭,是我们开办爱心食堂的初衷。”杨晓玲告诉记者,每天中午就餐人数大概在五六十人,而办卡的老年人则高达两三百人。

  3年亏损10万元,政府补助企业捐赠

  记者走访昆明普通快餐店发现,按照2荤2素1汤的标准,市场价至少10元以上,东华路社区的老年食堂所定的餐价只是市场价的1/3,社区食堂如何实现盈亏平衡,可持续运营?

  “一来我们不是完全免费,三块三的餐费能够让真正需要的人来就餐,某种程度上也能够弥补部分成本。”杨晓玲说,完全免费没有资金支持,价格过高又背离开办食堂的初衷。

  此外,老年食堂作为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的一部分,房屋属社区所有,也省下了大量房租费用。

  在用人上,起初只聘请了两名临时工,但工作没两个月便辞职离去。“有段时间我们社区干部只能自己顶上,又要负责社区日常工作,又要买菜做饭,持续一个月后我们组织了社区的残疾人、低保户等,工资费用也相对较低。”

  而对于食堂来说,最大的成本还是买菜买米的费用。为了降低菜价,社区每周四都会引进一家农鲜超市进入社区,社区负责提供免费场地,而食堂也可以从超市购买相对廉价的时鲜蔬菜和肉。

  “三年累计亏损有10万元。”尽管如此,杨晓玲告诉记者,爱心食堂如果仅从运营来说仍然亏损。而这部分钱一部分来自社区的商铺服务费,更多的则是民政部门、官渡区老龄委的补助和中国移动官渡分公司的捐赠。

  不仅是就餐,更是交流的平台

  除了解决了老年人吃饭难题,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老年食堂还发挥着意想不到的作用。

  70多岁的王秀兰老人告诉记者,社区老年食堂的饭菜不咸不淡不油,适合老年人口味,比外面更卫生。“还能和社区的老伙伴们在这交流两句。”王秀兰说。

  杨晓玲告诉记者,食堂对不少社区老年人来说不仅是就餐的场所,更是交流的平台。

  而为了维持食堂运营,一个社区企业、社区以及社区成员的良性氛围也已形成。

  蔬菜直销点菜商蒋明心告诉记者,社区为他卖菜提供场地上的方便,他则会为食堂免费提供所需要的小菜,外面市价25元每公斤的后腿肉他卖给食堂只要20元。

  中国移动官渡分公司在社区有光纤业务,该公司副总经理周煜说:“老年食堂本身也是一种爱心的传递,作为一家属地企业,我们也愿意尽一些绵薄之力。”

  也正是有了各类社会资源的汇入,老年食堂才得以坚持。“社区企业为老年食堂提供帮助,我们也为他们提供便利。把大家的爱心汇集起来,食堂才能开下去。”杨晓玲说。

  “我们做过调研,虽然区里有敬老院,但老人多半有自己房子不愿意去,通过开办老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开设老年食堂,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居家养老问题。”杨晓玲说。“目前,社区正在想办法解决老人看病问题。”杨晓玲说,现在东华路社区正在和康复医院协商,准备探索开展家庭病床低偿服务,请医院医生对口服务一位或多位社区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