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有了“人力资源办”

26.03.2015  18:36

   (文汇报) 减负、提薪,这是2014年上海市委“一号课题”启动以来,社区干部对未来抱有的朴素预期。但随着“一号课题”从纸面成果走进实践操作,“职业化”成为更受关注的问题——社区人才开发与管理方式的变革需求逐渐浮上水面。昨天,藉由街道党工委更名揭牌,静安区街道体制调整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新设立的“社区人力资源办公室”将按照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对社区各类队伍进行整体性管理和开发。

  建立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是2014年上海市委“一号课题”的一大亮点。岗位等级制度及其配套的薪酬体系是实现职业化的基础。据了解,静安区原有的社工薪酬标准虽然在中心城区处于上游,但也没有达到不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水平;最快下个月出台的静安社工薪酬标准,按照“1+6”文件相关精神,有望达到社会平均工资的1至1.4倍。2014年,上海社会平均工资为每月5380元;这意味着,静安社工的年收入可达6万元以上,年薪10万元也完全有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静安区社工薪酬体系将辅以“合理的增长机制”:跟随社区工作者岗位等级、相关专业水平、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的提升,其基本工资能正常晋升;同时,根据静安经济发展、财政状况、社会相关人员工资水平和物价变动等因素,薪酬标准将作及时的、动态的调节。

  “对人才最具有激励性的是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其次是非经济性薪酬,第三才是经济型薪酬。”静安区副区长邓小冬表示,设计并优化岗位等级制度,为社区工作者建立内部职业晋升阶梯,是真正把社区工作作为职业、把社区工作者视为人才的重要举措。静安区在此前试点中建立了初步的岗位等级制度,“升级版”将把原本作为晋升硬门槛的职称变为软条件,一方面解决无职称人员向中高级岗位晋升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则通过补贴部分培训费用的方式,鼓励社区工作者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努力。

  “底部收入过低,中低等级拥堵,是目前社工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邓小冬表示,静安区将抬高底部等级的基本标准,以提高社工职业对新进人员、特别是应届大学生的吸引力;同时,根据“1+6”文件要求,将原本的13级岗位拓展为18级,并将高等级的比例从15%增加到25%,“减缓社区工作者上坡的坡度。”

  作为另一项重要的激励手段,静安区把连续三年绩效考核合格作为岗位晋升的基本条件之一,还提出对最近连续两年考核优秀、或获评区优秀社会工作者的,可提前一年晋升;对于被评为市或区领军人才、区杰出人才、区中青年拔尖人才或者青年英才的,可奖励晋升一档。

  将社区工作者纳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范畴,静安区还将实现社工体系内的“破墙”,即打破各类社工队伍之间的封冻状态,规定同一用人单位的不同社区工作者队伍间和不同用人单位的社区工作者间可以进行交流,使社区工作者成为合理流动的“一池活水”。与此同时,为继续打通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的外部通道,静安区系统梳理了从社工到事业单位、从事业单位到公务员、从社工到公务员的各类通道,使优秀社工能够成为各类党政人才的重要来源。

  基于“1+6”相关文件而进行的上海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必然导向责权下沉、社区功能拓展,也必然倒逼社区服务与管理走向专业化。记者获悉,静安区将为每个居民区配置5个社工,同时由区人保局牵头建立完善专业化培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