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社会认知与行为科学系列沙龙第12期举行[图]
10月29日下午,上海交大社会认知与行为科学第十二期学术沙龙在闵行校区原法学院楼401会议室举行,会上举行了2014年度文理交叉社会认知与行为科学研究专项立项课题签约仪式,并邀请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陆邵明研究员,人文艺术研究院及社会认知与行为科学研究院(筹)葛岩教授出席本次沙龙并作学术报告,沙龙由蒋宏教授主持。
本次立项共评选出重点课题6个、一般课题5个,总经费投入200万元。文科处副处长常河山讲话并宣读2014年社会认知专项立项课题名单。常河山表示,交叉学科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交叉,因此在交叉学科的研究过程当中,要扩大交流,积极的参加相关科学领域的会议或论坛,这样不仅对研究的课题有帮助,而且可以传播、推介和扩大影响。蒋宏介绍了项目协议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并强调项目负责人要以认真负责、科学严谨的态度高质量的完成课题任务。立项重点课题主持人代表BIO-X研究院李胜天副教授和一般课题主持人代表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陈景秋副教授分别发言。
陆邵明作了题为“基于空间认知视野下‘乡愁’的生成机制”的报告。报告分析了近30年,也就是改革开放之后,城市化、现代化建设,大量地域文化出现了碎化、断层乃至消失的现象。随着十八大以来,“见山见水、记乡愁”成为了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目标的提出,所以研究这个课题具有实践的现实意义。同时,国内外文献对于乡愁的基础研究较少,陆邵明分析了CNKI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近6700篇关于“乡愁”为论文主题的文章,发现50%文章分布在文学领域,而几乎没有论文涉及到“乡愁”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从交叉学科角度探讨乡愁与人居空间之间互动机制的研究非常薄弱。
基于此,陆邵明分析了国内与国外的研究现状,并对“乡愁”概念进行了重新的界定,通过空间的生理认知(脑电和眼动实验)、空间的心理认知(心理-情感问卷量表)和空间的行为认知-认同(建筑人居环境-文化地理的现场田野调查)来得出“乡愁”生成的内外主客观因素、唤起“乡愁”的情感空间的生产机制和唤起“乡愁”的情感空间的应对策略。这种研究范式的方法创新和原创研究成果对建筑规划设计学科或者社会认知学科都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葛岩作了题为“发掘媒体中的地区和国家形象”的报告,从“一个国家,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形象究竟是什么?”的基本问题开始,并做了文献的界定梳理、学者们的逻辑概念、以及动态的现实演进表述等进行一一定义性解答,随后大量举例列举了美国人眼中的全球和亚洲、英国人眼中的欧洲、北京人眼中的中国以及台湾小朋友眼中的世界,得出如果刻板印象一旦在大脑中形成,会产生非常强大的控制力的结论,尤其是媒体的传播及其重复性强调某种倾向性的情绪、态度、色彩所指代的词语,其舆论导向和扩散作用不可小觑。
葛岩和他的团队运用词频TF(某个词在文章中出现的次数/该文出现最多词的出现次数)和逆文档频率IDF(log(语料库的文档总数/包含该词的文档数+1))结合大数据概念,分析了纽约时报连续性发表13000多篇有关中国的新闻报道,从不同报道内容的同性词汇出现的频率,以及对新词汇出现并使用的语义界定和使用环境进行分析,得出了《纽约时报》中国的媒体形象,他们利用智能化词语检索、编码、分类的数据库可以实现实时的自然比对过去和现在《纽约时报》报道中有关中国媒体形象的态度变化,以及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长期感兴趣的主题和问题。例如,和中国“经济”挂钩最多出现和广泛使用的词汇有“上海、北京、美国、政府、增长”,与“西藏”挂钩的词汇有“政府、安全、抗议、喇嘛”等。葛教授团队的研究以相对客观的方法从媒体报道的多个视角、多个领域汇聚成媒体认知眼中的中国形象总和之塔,尽可能避免就事论事的评价,以刻板对刻板的认定。
两位演讲者不仅从主题和内容选取的基础性和有趣性的问题导向出发,研究思路清晰缜密,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也具有新颖独创新,使与会者受益匪浅,现场气氛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