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自我效能感研究:如何融入新环境? 孟慧课题组研究成果发布

23.07.2014  16:25

  我校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孟慧副教授“基于中国背景的社会自我效能感研究” 课题组面向我校多个专业的近800位大一新生,进行了一项长达10个月的纵向追踪研究,从社会自我效能感的视角,深入探索青年人在大学早期的生涯适应机制。

孟慧课题组面向我校近800位大一新生,就社会自我效能感进行了一项长达10个月的纵向追踪研究

首个基于中国背景的“社会自我效能”研究

  作为社会认知理论中探讨个体动机和行为最具说服力的概念之一,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它与人类实践和适应的各个领域都有密切联系,如学校教育、临床治疗、职业活动、组织管理等。因此,自我效能一直是当代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社会自我效能感(social self-efficacy)则是自我效能概念在社交情境中的特殊化,是个体对自己发展和保持人际关系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和认知,它监控着个体人际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影响个体面对社交情境时对其人际能力以及互动策略的发展、应用和选择,进而影响互动质量和社交活动的成功。显然,社会自我效能感对人际和谐与社会交往的建立和维护有着特殊且重要的意义,而参与社会生活,进行社会交往恰恰是每个社会人所面临的最重要的生涯任务。然而,当代有关社会自我效能及其影响的理论模式并未得到深入的探索和建构,相关的研究在我国也仅处于概念初探阶段。

  该研究采用纵向追踪设计,对新生在入学、3个月、7个月、10个月等4个时间节点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参照学业成绩,揭示了在新环境中,社会自我效能感高的大学生能够建构和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亦能对新环境产生更好的学业、人际和心理适应,这使得他们在入学一年后比社会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更幸福,甚至有更高的学业成绩。这项研究的结果有力地支持了社会自我效能感这一西方概念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适用性。

  总体上,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对社会自我效能理论的研究尝试,有助于弥补当前该主题主要以西方国家被试为研究对象的文化领域的不足,建立更完善的社会自我效能的影响机制模型。 

新生典型环境适应与建议

  孟慧介绍说,人的一生总是有面对新环境的时候,学习如何融入环境是摆在绝大多数人面前的生涯发展课题,“进入大学就是年轻人需要面对的典型的新环境”。从初来乍到到逐步融入的转变过程可能影响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生涯适应。该研究鼓励学生在新环境中,主动发展和获得新的人脉关系与支持,“这都是适应新环境的助推器”。

  研究结果也表明,社会自我效能感对于面对新环境的大学生具有适应性功能,是可以实现改变和调整的。因此,孟慧课题组建议在大学新生的入学引导项目中应考虑增加对社会自我效能感的评估,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开展基于提升社会自我效能感的生涯辅导和训练课程,以促进学生在大学早期阶段的生涯适应力,使之有益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未来发展。

课题组对新生融入新环境提出建议

待解决的问题源于中西文化差异

    就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社会自我效能感研究可能产生的影响,孟慧认为,这是不容回避的问题。根据课题组前期的一些探索发现,基于个人导向的社会自我效能概念虽然对当前中国文化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反映了中西文化之共性,但在当代中国社会中仍然存在关系导向的情境,这呼唤着研究者对关系导向的社会自我效能内涵开展探究。

  这也意味着,社会自我效能感的理论结构可能具有二元性,而探索该二元结构的内涵及其在不同文化中的侧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在确认社会自我效能感二元结构的基础上,探索二元结构影响个体适应、健康和幸福的心理机制和路径是极其必要的。而文化差异作为社会自我效能影响机制研究的一个重要变量,其对社会自我效能二元结构的影响路径差异的调节效应需要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开展对比研究。

  该研究成果以“Social Self-efficacy Predicts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First-Year Transition: A Four-wave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Meng, H., Huang, P., Hou, N., & Fan, J.)为题日前已被《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杂志接收,而因其研究的独创性,该杂志主编在收稿3天后,直接向课题组发来接收函。

 

文字|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图片| 陈颖   吕安琪   来源|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编辑| 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