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智库复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沙龙研讨 转型时期的京津冀协同发展

05.05.2017  23:31

4月25日,第16期RICE-CCES沙龙“转型时期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5报告厅举行。此次沙龙由上海高校智库——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RICE)和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CCES)联合举办。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王凯教授做主旨演讲,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周伟林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铭教授做点评发言,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吴建峰副教授进行主持。来自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及其他单位的老师和同学共同参与了本次沙龙。

吴建峰副教授首先从当下热议的上海“拆店补墙”现象切入,联系到特大城市规模是否过大这一命题。由此,他引出了主讲嘉宾的演讲主题:转型时期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演讲环节,王凯教授简要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及管理方式。他认为,认为任何社会经济的现象在空间上都会有所反映,任何空间上的异动都是社会经济的映射。因此,目前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阶段具有三个特点:速度换挡、改革攻坚、多化结合,这些从发展趋势上体现为发展速度趋缓和发展动力多元。结合国际区域格局变化和生态文明发展的新模式,王凯教授认为,传统的城乡规划需要进行调整,即转变为“以人为本”

接下来,王凯教授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例,提出了未来城市发展建设的观点:既要体现能力,也要体现品味。因此,宜居和文化是城市规划的两个关键词。一方面,他建议从国际视角、现实视角和历史视角三个维度来思考京津冀如何协同发展。通过对人口、生态条件、城镇体系结构、乡村建设、空间发展等五个方面的深入剖析,王凯教授认为,政府与市场力量的错配和历史发展的“包袱”是造成京津冀发展现实困境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王凯教授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需要以政策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基础,同时要从分析综合承载能力、注重功能提升和空间结构的组织、健全城镇群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网络、健全设施和服务等多方面、多角度地对发展规划进行通盘考虑。除此之外,他特别强调,一个联动的管理机制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至关重要。

点评环节,周伟林教授结合自己对首都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谈及了对区域治理结构的思考。他指出,中国的巨大规模、多样性、不平衡、中央-地方结构、原住民国家特点等因素共同造成了区域和城市发展的复杂性。

而陆铭教授则将城市最优规模问题重新提出,与大家进行了讨论。他认为,城市规模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城市供给端不足的问题是造成城市病的重要原因。他也从人口增长和城市宜居关系、以人为本和控制人口关系、经济增长和劳动力流向的关系、城市面积和人口数量关系、公共资源和市场行政力量的关系、水资源等方面,与大家分享了其对城市发展的思考。

研讨会提问环节,与会嘉宾主要就两个问题进行了回答和讨论。一是京津冀城市间关系问题,王凯教授指出,京津冀发展更多应该依托已有城市为基础,盘活存量,优化增量;二是技术进步是否会降低距离的重要性。对于技术水平的提高,王凯教授认为,这有利于提升人与人之间互动频率,因而不会降低人们对密度的需求。陆铭教授也认为,技术水平的提高并不能完全替代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

沙龙研讨会过程中,在场老师同学还就其他城市发展相关问题与嘉宾进行了深入交流,此次沙龙的演讲和讨论内容也对理解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问题具有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