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研习 织绣创新:缂丝苗锦——体验经与纬的旋律

15.04.2016  15:40

2016年度由文化部/教育部联合推出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习班计划: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与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的织绣研习项目第二天的培训在远近文化的协助下,进行织造驻地计划。邀请苗族织锦艺人甘小芝、缂丝艺人郝乃强,来到上海,与法国南特大西洋设计学院设计专业研究生、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及PACC创新设计研究生和社会公众与设计师、国内外设计学子、织造手艺人,互动交流、协同创作。

苏州缂丝艺人

郝乃强

2012年获中国国际面料创意大赛入围奖,获首届”国艺杯“两岸艺术设计邀请展金奖。曾多次在国内文化展会活动上表演缂丝技艺,如新加坡春到河畔艺术节展演缂丝技艺。2014年成立自己的工作室“经纬华彩”。

苗族织锦艺人

甘小芝

大塘织锦传人,创立大塘织锦公司,被共青团贵州省委、省青年就业创业基金会授予“贵州百万青年创业就业行动——创业就业示范基地”称号;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创业就业工艺扶持”项目、黔东南“州级扶贫龙头企业”,培训当地妇女织锦就业。作品曾于维也纳参展。

缂丝苗锦都是精致细密手工艺,中国人推崇无声胜有声,是事物独有的韵味的发散,像品茗后的余香,回味悠长。这门手艺传承至今,沉淀下来都是历史的余韵。此次法国南特大西洋设计学院设计专业研究生、中国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创新设计研究生以及社会公众共同参与,一起走进苏州缂丝技艺与苗族织锦技艺的课堂,体会丝线穿梭的魅力。

学员们初识缂丝苗锦,感受到了质朴本真,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的感动,细腻雅致,精巧但又不过分哗众取宠。在机械化大生产的今天,手工艺人用手工记忆对抗机器生产,保存住手艺的温度,是诚意满满而又难能可贵的。学生们都被如此精致的手艺折服,观看艺人,临摹学习,并尝试亲身体验。

缂丝老师郝乃强是位清秀儒雅的年轻人,话语里都透着一股从与容淡定,听他娓娓道来缂丝的前世今生,气定神闲的演示着复杂的技法,中法两国的学生都屏气凝神,专心致志很是认真。

修行的人讲究顿悟,在一草一木里参透教义真理,在因缘际会中体悟生命盛大,但是沉静下来,穿梭于丝线间,向古人学习,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专注在缂丝工艺又何尝不是一次修心的打坐。虽然中法两国文化迥异,意识形态也大有不同,但大家参与热情都很高,在这一尺三分布里,编织着各自的梦。

学员感想

洪淑君丨上大美院创新设计研究生

初识缂丝工艺,给我的感觉就是质朴本真,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的感动,你会觉得细腻雅致,精巧但又不过分哗众取宠。在机械化大生产的今天,手工艺人用手工记忆对抗机器生产,保存住手艺的温度,是诚意满满而又难能可贵的。

CLEMENT 丨法国南特大西洋设计学院研究生

在没有接触中国文化以前,我对中国的手工艺了解就是丝绸类的纺织品和瓷器,那些是很传统古老的制造工艺。参加这次讲座,让我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原来中国还有这么多精细的手工艺,并且历史相当的悠久,这些有手艺的艺术家真的很神奇,像魔法师一样,挥动着手中的梭子就瞬间织出出美丽的图案,实在是amaz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