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石化街道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之难

03.04.2015  17:30

石化社区少数民族在“民族之家”欢乐畅言,在“兴趣小组”与各类团队互搓技艺,在“社区统战网”踊跃投稿,在“市级各类媒体”展露等等,这些都是石化社区民族工作的剪影。早在2011年,石化街道就尝试吸引来沪少数群体融入社区,然而苦于没有找到突破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遇到了“瓶颈”。如今,借着“市委一号课题”大力推进社区共治建设的“东风”,街道开始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

一、你我联手,协同管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区少数民族人口的数量和结构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如今,石化来沪的少数民族是户籍少数民族人口的1.4倍,那么如何让来沪的少族群众最直接地感受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呢?2015年“市委一号课题”的落地,无疑为石化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开具了一剂良方。石化街道通过社区共治建设,建立健全了民族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联席会议由街道统战科牵头组织,市政卫生科、民政科、社发科、派出所、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综治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数十个职能科室为成员单位。在此基础上,邀请区人大代表、社区志愿者、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共同听取来沪少数民族的意见,将社区共治发挥出最大效应。

目前,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通过科室工作的项目化梳理,与来沪少数民族提出的就业、落户、开业、教育、卫生医疗等问题,进行嵌入式地组合,与来沪少数民族形成大事共商、资源共享、难事共解、文明共创的服务管理工作新格局。

二、你有所需,我有所应

少数民族人员在流入城市的过程中,经历的不仅是空间的位移,还遭遇不同文化的冲突与碰撞,并需要在这期间做不断的调适,以实现对城市的认同,最后融入整个社区。为了让来沪少数民族更快地融入社区,开始新生活,石化街道以“你有所需,我有所应”为工作原则,依托联席会议机制,为来沪少数民族提供个性化、便民化的服务。

法律援助。在社区综治中心,设立专门服务平台,开通维权热线,对申请法律援助的少数民族同胞,开设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予以优先受理。在法律咨询、申请受理、案件承办过程中尊重其民族习俗,给予相应的关心支持。

文化娱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将每月文化活动通过社区电子屏、宣传栏、微信平台等方式对外发布,让来沪少数民族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参加社区文化活动。

就业和社会保障。在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为来沪少数民族提供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就业创业援助、用工招聘和政策咨询等服务。同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依法处理劳动争议和侵害来沪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行为,确保用人单位聘用来沪少数民族同胞的工作时间、休假时间、加班补助等工资福利落到实处。

党团建设。将来沪少数民族同胞的党(团)员纳入管理视线,实现组织活动全覆盖,动员引导他们在居住地和工作地参加组织活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帮助社区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三、你我参与,共筑精彩

2015年一季度,通过民族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的有效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也初见成效。如,社区民族故事大家讲活动在《联合时报》上进行了连载,其中就有甘肃来沪的少数民族马进良撰写的稿件。又如,来沪少数民族回俊香特地在春节期间送来慰问信,感谢社区对她的关爱,在她生病住院期间,得到了居委会、楼组长的关心与帮助,让她在这里有了家的感觉。再如,来沪少数民族包建国在民族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的构架下,不仅与房东的矛盾成功解决,而且也顺利地办理了餐饮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