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老大房"和"老大房",是一真一假吗?

21.09.2015  16:37

真老大房

  日前,市民林小姐给本报出了一道难题。她说:临近中秋佳节,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真老大房”食品店门口买该店自制鲜肉月饼的顾客,排成长龙,有的居然要等6个小时,可谓一大奇观。作为一名资深吃客,我对上海的传统食品了如指掌。不过,最近朋友们的一个提问,却难倒了我——“真老大房”店招上,为何要加个“”字?难道还有许多“假老大房”不成?

  记者通过网络搜索和街头采访,收获了一些民间说法。

  其中,网友“leo”认为:“真老大房”很早以前叫“老大房”。据说因为店铺里的糕点做得出色,生意火爆,引得不少商家竞相冒名。由于以前大家都不太注意品牌和商标保护,上海一下子出现了几十家“老大房”。后来,“老大房”创始人的继承者重新注册了商标,在原先招牌前加了个“”字,以示嫡传。现在,只有“真老大房”才是正宗,其他“老大房”都是仿冒的。

  而网友“文庙吃货”则说:老上海有个传说,“老大房”的老板儿孙众多,为了将自己的事业传承下去,他便选择手艺好的伙计,与自己的儿孙们合伙四处开店,并使用“老大房”的名号,既打出品牌,又形成竞争。久而久之,这些分店有的将总店招牌发扬光大,有的则自然淘汰。最后,上海形成了以“真老大房”为总店,东区、南区、西区和北区四家“老大房”为分店的经营格局。

  权威解答究竟是什么?为此,记者专门走访了南京步行街上的“真老大房”食品公司。好不容易才从拥挤的排队人群中,找到了他们家负责人。原来,“真老大房”这个牌子和“老大房”的关系,竟是这样的——

  “老大房”曾是上海茶食业的代表

  不管是近代还是现代,上海作为我国具有龙头意义的商业城市,其食品业也长久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据《上海副食品商业志》记载,近代上海,食品业主要是指茶食糖果业,又细分为茶食业、糖果饼干业、洋酒罐头业、汽水果汁业4行业,都是以一业为主,综合经营糖果、糕点、饼干、罐头、奶制品、洋酒、饮料等食品。

  其中,茶食业起步较早。上海素负盛名的高桥糕点已有200多年历史。随着上海开埠,经济繁荣,各地来沪经营茶食业的不断增多,带来了各具地方风味特色的茶食糕点,逐渐形成苏、扬、宁、广、潮、京、闽、清真、高桥和西式糕点等11个帮式。糕点中,以苏式和扬式流传最早。苏式糕点又以“老大房”开业最早。

  关于“老大房”的起源,目前有两种说法。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老上海南市董家渡天主堂街上,出现了一家糕团店,因老板姓陈,店铺取名“陈大房”。由于小店师傅手艺高超,很快便生意兴隆。后来,一位精于生意的陈姓糕点师傅独立门户(一说陈姓老板与这位陈姓师傅合伙,且后者占了大股)在店铺附近又开设了一家自产自销苏式糕点糖果的铺子,取名“老大房”。咸丰元年(1851年),“老大房”因经营更加出色,反而将“陈大房”盘进自己名下,统称“老大房”,完成了“逆袭”。

  民国10年(1921年),董家渡“老大房”扩大了在同姓亲属之间的合伙,迁至南京路福建路口,也就是现在“真老大房”食品公司的位置。因当时各类仿冒、相同名号的茶食店较多,便取名为“老大房协记”,意为“齐心协力,共办老大房”。

  再不久,上海又相继出现了“西区老大房”、“老西门老大房”等各类“老大房”。这些“老大房”中,一些是与原先“老大房”合伙合办的联营店,另一些则是现在常说的“山寨”店铺。

  “真老大房”是打官司打出来的

  由于开创了上海茶食业店铺的先河,加上老板善于经营,伙计手艺精到。从19世纪中叶建立招牌字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老大房”已成为上海家喻户晓的品牌。或许是由于此前有过伙计“逆袭”老板,成为更大股东的示范效应,“老大房”的一些师傅们,不断跳槽,甚至自立门户。到上世纪30年代,上海各类“老大房”竟高达48家。这些店铺大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创始人陈氏家族或其族人经营控制的同姓老大房,另一类则是由跳槽伙计创办的异姓老大房。

  从1932年起,以董家渡最初“陈大房”和“老大房”创始者陈姓嫡传后人为股东的“老大房协记”,终于展开了捍卫正宗“老大房”品牌的斗争。

  为抵抗一位汪姓同行在华山路22号开设的“老大房”茶食店,品牌传人陈翰卿在取得许可后,一举租下华山路24、26、28号连号店面,斥巨资开设了“西区老大房”。形成“老大房”总店在东,“西区老大房”分店在西,相互依托、东西呼应的规模效应。

  随后,“老大房协记”正式向当局申请注册“老大房”商标。而由于此时几乎遍布上海大街小巷的各类“老大房”大多已初具经营规模,且距1842年品牌创始已有90年之久。一时间,如何证明“老大房协记”是由当年董家渡“老大房”一脉传承而来,成了困扰当局的难题,最终也成为当年轰动一时的商业官司。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陈翰卿的不断努力下,“商务局”专门成立了调查小组。前后经过几番周折、调查、访谈,在各家调研的基础上,最终从老城厢南市水电公司获得档案资料,证实南京路“老大房协记”的前身,就是董家渡“陈大房”和“老大房”。

  赢得官司后,陈翰卿决定继续通过商标注册的方式,将品牌血脉确定下来。1937年,南京路“老大房协记”以“”老大房商标向政府部门注册备案。在“老大房”招牌前加了一个“”字;为与众不同,吸人眼球,又在“”字外面加了一个圈,以示区别。至此,上海滩“老大房”品牌林立、鱼龙混杂的局面,终于在法律上获得了终结。

  目前“正规老大房”实为四家

  “真老大房”的商标确立,并不代表位于南京路上的“老大房协记”便是当年“老大房”的唯一正宗嫡传店铺。比如此前为了打击“山寨”、由陈翰卿一手创办的“西区老大房”,自然也是“老大房”的正统之一。建国后,“老大房”品牌迎来了新的发展。

  从1956年开始,包括“老大房协记”和“西区老大房”等在内的一批被“老大房”品牌传人认可的正宗老大房食品商店,在政府统一安排下,参与了公私合营。其中比较著名的“真老大房”(当时店名仍为“老大房协记”)划归黄浦区、“西区老大房”划归静安区。时至今日,上海共有“真老大房”、“西区老大房”、“南区老大房”和“东区老大房”共4个名称中可以合法使用“老大房”字样的品牌和食品企业。其中,“真老大房”品牌企业的名称经过多年沿革和国资划转、归并,目前为“上海市泰康食品有限公司真老大房食品分公司”,隶属于新世界集团。而其他三家冠名有“老大房”的食品公司或商店,则也是正规经营的独立企业,且在行业内也享有盛誉。

  记者注意到,继以汉字“”并在外面围上一个圈为注册商标图案的“真老大房”此前已获得“上海市著名商标”称号后,由上海西区老大房实业公司申请的以“老大房”三个汉字为图案的商标,也于2014年12月获颁“上海市著名商标”。多年来,“真老大房”和其他几家正规老大房,长期精于各式糕点的制作。而南京路步行街上购买鲜肉月饼的顾客“长龙”,则成了“真老大房”的又一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