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上海】“老市长”黄菊
2016年4月2日,黄菊生前机要秘书马弘在新民晚报上发表文章,《心系未来十年圆梦 机要秘书马弘撰文缅怀黄菊同志》,缅怀老领导。
黄菊同志常常自谦“天赋不高”,唯有“以勤补拙”“笨鸟先飞”。
我在他身边工作的这八年间,几乎没有看到他有过周末和节假日,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他说他是一个举轻若重的人,党和人民把发展上海的重担交到他手里,他绝不敢有半点懈怠。
1991年4月29日,在上海市第九届人民大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黄菊当选为上海市市长
黄菊的仕途不能说平步青云,却一路走得稳健。
曾与中共主要领导共事,又有基层工作20年的经历,更重要的是,他在上海扎根,前后耕耘了40年。
新加坡《联合早报》曾在黄菊同志去世后发了一篇长文,里面就提到,上海的飞速发展得益于黄菊的勤政努力,尤其是那句著名的,“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豪言壮语。
读书用功 一路名校
无论在上海主政期间,还是进京担任副总理,外界对有关黄菊儿时、乡间和家人的生活报道不多,甚至罕见。
黄菊的家乡,是浙江嘉兴市嘉善县。黄菊18岁前一直在家乡生活和求学,家中长辈曾回忆,黄菊自幼勤奋好学、天资聪颖,无论是小学、初中或高中,均就读县市名校。
黄菊堂兄黄德铭和堂嫂周中仙在回忆黄菊儿时的生活时,还称他口才了得,爱演讲。
“许多人都讲不过他”。
“黄菊之所以读书成绩优异,在于他有别于其他小朋友,许多小朋友放学回家后就爱往外跑,但他老爱呆在家里学习。”
黄菊不忘母校栽培,曾在1991年10月为母校题写校名,题字一度展示在学校正门,直至前几年,嘉善二中易名为嘉善第二高级中学,黄菊的“嘉善二中”题字就给卸下。
此外,黄菊还在校庆时拍发贺电:
值此母校周年校庆之际,仅表示衷心祝贺母校桃李满天下,祝老师们身体健康阖家安好,五三届学友黄菊。
黄菊以优异成绩考入嘉兴市嘉兴一中就读高中。嘉兴一中经历了百年风雨洗礼,校友遍布世界各地,政经文学界名人辈出,如文学巨匠茅盾、着名诗人郁达夫和香港武侠小说家金庸,均出自该校。
“作风低调”
自1963年调任上海工作后,黄菊就很少再踏足嘉善。
1970年8月,黄菊在上海中华冶金厂与同事搞技术革新时留影
据嘉善县官方纪录,黄菊最后一次回到嘉善,是1991年4月6日,当时他一人独自回嘉善替父亲扫墓。
黄家五兄弟中,除黄菊仕途正隆外,他的弟弟黄昔(黄德锡)亦曾任嘉善县副县长,其后也步步高升,先后在嘉兴、上海政府部门任职。
娃娃脸 常带笑
黄菊天生一张娃娃脸,看起来比他的实际年龄要轻很多,那张始终带笑的圆脸,透出为官者的亲和力。
他爱好音乐,喜欢卡拉OK,被称为“业余歌手”,能高歌进行曲,也爱电视剧《渴望》的抒情主题曲,有什麽集体歌咏活动,总少不了他一展歌喉。
1996年在上海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管理所,黄菊深情地高歌一曲《小草》,一曲完毕,掌手笑声不绝于耳。
“黄菊同志十分关心我们普通百姓。”
1997年9月,黄菊与上海中华冶金厂两位老同事共庆60岁生日
黄菊出生平民家庭,对普通百姓“开门七件事”之艰辛,桩桩件件感同身受;随着职位的变化,更时时感到为民造福责任之重大。
1998年,在与一位刚到市里工作的年轻干部谈话时,他动情地说:
我本是一布衣,被改革开放推上历史舞台。当初走进市委常委会会议室,连怎么坐怎么发言都不知道,是老同志带我们走过来的。进市委15年,现在60岁,一个甲子过去了,想想几位一起成长、已经过世的老同事,接下来的日子,我更要抓紧时间豁出去拼命干,为老百姓多做好事。
说起发生在23年前的一件往事,时任副市长的一位领导恍若昨日:1985年的一天,负责财贸工作的他突然接到黄菊电话。
黄菊问,最近市面上卫生纸十分紧张,有什么解决办法。他一时犯起嘀咕:堂堂常务副市长,竟牵挂起卫生纸紧张这样的小事。他抓紧了解,弄清楚主要是由于原料紧缺造成的,马上与供销部门商量解决原料问题,并随即致电黄菊。黄菊这才放下心来。
不管工作多繁忙,黄菊时刻把群众冷暖疾苦放在心上。
1991年8月8日凌晨,黄菊在所乘车辆抛锚后,换乘公交车去大连路泵站和曲阳路泵站察看排水情况
一位身边工作人员回忆说,有一次下暴雨,黄菊正待外出,警卫员却未能准时赶到。询问原因,得知警卫员因为家里房屋漏水来迟了,黄菊马上打电话给相关部门,要求他们紧急查清全市情况,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好房屋进水问题。
“三年大变样”
《敢问路在何方》,是黄菊生前最爱唱的一首歌。
敢问路在何方?其实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上海背负沉重、展翅欲飞的现实。这个占全国土地面积1/1500、人口1/100的大城市,基础设施陈旧、住房拥挤、交通堵塞、通讯不畅……上海要突破重围。
说起上海这十年的变化,真像一个故事。身在其中的上海人,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很不容易。
2000年岁末,黄菊同志接受香港记者采访时说的这句话,至今仍让很多上海人动容。
“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市人大城建环保委一位同志感慨万千:第一个三年修桥铺路,第二个三年建造住宅,第三个三年环境建设,上海就这样发生了巨变,市民生活就这样得到了改善。
“百万居民动迁、百万职工转岗,那时真是夜以继日、千头万绪呵,”时任市政府副秘书长的一位领导回想起那段不寻常的往事,感慨良多。
上世纪90年代,卢湾区的旧区改造,黄菊同样也倾注了许多心血。
这个面积不到8平方公里的中心区域,却有着38万人口、33万平方米的危棚简屋。“中心城区改造成本高,又遭遇亚洲金融危机,房子拆平了土地没人要怎么办?”当时区里干部顾虑重重。
黄菊点拨他们:“大胆试,闯点新路出来”,中心城区的旧区改造,既要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又要保持老城区的风貌。
在黄菊鼓励下,卢湾区引入香港房地产集团,开挖人工湖、兴建绿化,对旧房进行保护性改造,这才有了现在的太平湖、新天地。
幸福的一家子。(摄于1993年)
“共产党人要淡泊名利,在任何岗位都是为党工作。我是被改革开放推上历史舞台的,我要抓紧时间豁出去拼命干,为老百姓多做好事。”
——黄菊
从1963年5月来到上海,到2002年11月赴京履职,黄菊在上海工作、生活了近40个春秋。岁月悠悠,他从一位普通的工厂技术员成为主政一方的领导,足迹踏遍申城大街小巷。
2005年12月11日,洋山港正式开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黄菊专程从北京来沪参加庆典。然而没想到,回京不久,黄菊突然病重住院。
2007年2月下旬,我到医院去看望黄菊同志,那时的他因高烧不退,显得十分虚弱。
他见我进去,抬手示意我坐在床前。他说全国“两会”要开了,手头还有一些事情要处理。还要到会上与大家见见面,打声招呼,也算是告别。听着他这些话,我的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我明白,他是要去与他的同事们、战友们告别,他心里十分明白他的生命时间,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但放心不下的还是他因生病而未了的工作。
这时我才懂得,什么是鞠躬尽瘁!什么叫死而后已!什么才是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的胸怀!他一生光明磊落,两袖清风,甚至把自己的遗体也志愿捐献给了医学事业。
2016年,在中央和上海领导的关心下,在上海方方面面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下,遵循黄菊同志生前“本是布衣身,回归布衣群”的遗愿,他的骨灰回归他曾深情挚爱的热土,落葬于福寿园。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