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上海】有事体“拷”我

14.01.2016  10:59
说到寻呼机,你可能会一楞,但是说到BP机,你一定就明白这是什么了,不过上海人大多把它叫做“拷机”。“”即为英语call(打电话的意思)的上海话谐音,“拷机”两字念起来又简单利落、又形象生动,不得不为想出这个名字的人点赞。



BP机进入中国


1983年9月,上海开通国内第一家寻呼台,BP机的小身影开始出现在老百姓的生活中。传呼机的发展先后经历了模拟机、数字机阶段。在众多类型的传呼机中,模拟机的呼叫方式相对低端,接收者要查看呼叫信息需要回拨到寻呼台查询。


到了数字机阶段,传呼机开始加入了电话号码和英文信息显示的支持。在当时,很多用户习惯性的在传呼机背后贴上传呼代码,尝试自助解码工作,提高传呼机的使用效率,有很多人可能对传呼代码倒背如流。比如最通用的0X-9X,aX-eX为姓氏代码,2X—3XX为日常用语。


为了迎合中文用户的使用需求,1990年,浪潮联合摩托罗拉,推出了首台支持中文信息显示的传呼机。此后,越来越多的寻呼机加入了对中文语言的支持。人们再也不用为了记住冗长的传呼代码而绞尽脑汁。到传呼机发展的后期阶段,一些定制信息服务开始问世,可以向用户提供天气、财经、新闻等类别的资讯订阅服务。


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上世纪90年代初,BP机开始在全国流行。那时的数字机要1000多元一部,很多传呼台仅入网费就需要100元人民币,而中文传呼机的年费更是达到了600元,这在那个年代可以被看成是一笔“巨款”了。但正因为那个时候人们对即时通讯的渴望和依赖尤为突出,而传呼机又配备了突出的即时通讯能力,传呼机瞬间被推向时代的前沿。


那个时候,拥有一个BP机是一件非常“扎台型”的事情,购买BP机的人一般都喜欢用一根金色的金属链子把它拴在腰间显眼的位置。朋友聚会的时候,BP机一响,马上就会引来一片羡慕的目光。临别时,还要很得意地说上一句“有事体call我哦”,感觉有面子极了。


黄金时期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和BP机市场竞争的加剧,BP机已经不再是奢侈品了。1998年,全国BP机用户突破6546万,名列世界第一。


随着BP机的普及,除了通讯之外,老百姓们竭尽所能,想出了各种其它用途:炒股票的爷叔通过它了解股市行情;小年轻通过520(我爱你)、360(想念你)这种数字密码传递情意;“家里缺什么”、“晚上哪里等”这些家长里短的事情都通过寻呼台传达;更有甚者,便利店的阿姨下班后,通过BP机向总部留言订第二天要进的货,真正算是物尽其用。


但是BP机的普及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麻烦,有时候一台BP机响起呼叫声,周围的人都会神经质般地条件反射,迅速低头查看自己的BP机。走在大街上,BP机一响,立马就得满世界找电话,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电话亭,却发现前面已经排着好几个手拿BP机等待回电的人了。


CALL台小姐


伴随着BP机的流行,寻呼小姐也成了当时一个热门的职业,上海人给这个职业还起了个洋气的名字——“call台小姐”。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规模较大的寻呼台工作的小姐月工资可达2000元,堪比大学毕业生的收入水平。


当然,光鲜职业的背后,也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只要坐在座位上,就要不间歇地接听电话,敲击键盘,几乎一秒钟都不能停歇。每天接1000多个电话,录入1000多条留言是很正常的。一天忙碌下来,经常是嗓子沙哑,手腕发酸。


手机登场 “CALL”机退场


1987年,摩托罗拉3200带着中国第一台手机的显赫身份,进入市场。时间距离传呼机进入中国市场仅相隔4年。1989年4月,上海电信引进了手持式移动电话机,“大哥大”正式进入上海市场,势必将于寻呼机展开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


早期的手机无论是便携性还是价格,和传呼机均无法相提并论,一直被传呼机压制而处于竞争的下风。但是随着整体工业设计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激烈,手机的便携性和价格优势越来越明显。更为重要的是,手机通信属于更为直接的点对点连接,不需要像寻呼台这样的中间媒介。综合下来,手机因为通讯的时效性、设备的便携性和价格优势,在与传呼机的竞争中胜出,传呼机也就开始走下神坛,脱离用户的视线,逐渐走进人们的记忆中。


2007年3月22日,中国联通申请关闭寻呼业务,此后,寻呼服务业务在全国30个省市正式停业。这个曾经在中国、在上海辉煌了十几年的行业,最终画上了一个句号。


1948年,一款名为“带铃的仆人”(Bell-boy)的呼叫寻呼机在美国的贝尔实验室里诞生;


1984年,上海开通全国第一家商业寻呼台,用户仅有4000人;


1998年,全中国的BP机用户突破6546万,名列世界第一;……


寻呼机在上海历经20年发展,从辉煌到陨落,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